机械工程学院 钟子杰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拓宽了人民群众了解和发布信息的渠道,对反腐倡廉建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2009年,“网络反腐”一词被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建辞典》正式收录,说明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中国执政者的认可。中央和中纪委都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手段开展反腐倡廉宣传的新途径,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网络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网络舆论监督缩小了举报成本
传统反腐方式是“直线式”的线索提供,需经过诸多中间环节,逐级传达,举报人在举报过程中可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而网络反腐线索的提供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一站式直达的,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要少得多。
2.网络舆论监督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且互动性强
传统反腐方式的线索提供须经层层传递和批转,最终才能传到有关的监督部门,在层层传递中和批转过程中必然花费大量时间,势必会影响反腐工作效率和效果。一站式直达的网络舆论监督不但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举报人形成互动,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
3.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保护举报人
传统反腐方式中反腐材料逐级递送时,举报人需接触的人多,身份暴露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尤其是实名举报的,一旦反腐不成,很可能被腐败分子“反扑一口”,对举报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势必会影响举报者的积极性。网络具有很好的隐匿性,能隐去举报人的相关信息,大大降低了信息走漏的危险,给举报人提供了“无形的保护”,使举报者少了后顾之忧。
4.网络舆论监督不易遭遇权力“门槛”
传统反腐方式中反腐材料的逐级递送,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材料传递者,而且被举报者往往会运用手中的权力对人民群众的监督设置障碍,使得反腐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反腐容易遭遇权利“门槛”。而通过网络渠道开展舆论监督,举报信息的传递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减少了中间过程人为因素的干扰,举报者甚至可直接与反腐工作人员互动交流。
5.网络舆论监督公开性强、影响力大、影响面广
网络举报信息大多是公开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特别是经广大网友的评论和跟帖形成热点后,可让事件一夜间家喻户晓,并且网络舆论监督可以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监督效果更强,影响力更大。
6.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办案人员秉公执纪执法
腐败案件一旦经网络曝光,很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舆论会给纪检、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造成强大的压力,从而使这种压力变成了推动有关部门及时查处被曝光官员的动力,更有利于案件的迅速处理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网络舆论监督更容易歪曲或夸大事实
有些网民利用网络舆论监督的便捷性和隐匿性特点,在网上故意夸大、歪曲事实,有的甚至打着监督和反腐的旗号,进行诽谤谩骂、妖言惑众、报复泄愤。建立在失真信息基础上的网络舆论监督,不但起不到监督监督作用,反而对反腐倡廉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
2.网络舆论监督容易引起暴力侵权
网络给个人提供了自由表达意见的场所和机会,但相应的约束和责任机制却没有随之建立。很多人在网络中表达意见的时候,是出于“泄怒”,言语难免过于激烈,同时,有些网民滥用“人肉搜索”挖人隐私,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3.网络信息容易泄露反腐机密
网络舆论监督的信息往往是公开透明的,信息容易广泛流传。在网上大张旗鼓地公开腐败信息,容易打草惊蛇,让被举报对象及早准备,事先串供或销毁证据,导致很多事情难以核实。这样不但加大查处难度,反过来被举报人会告其诽谤,使举报人陷于被动地位。
4.网络舆论监督权威性和影响力有限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影响力仍然不够。由于网络舆论监督带有自发性,对信息的审核和甄别不到位,信息鱼龙混杂,使其权威性大打折扣。而且网民对同一事件进行讨论时容易形成不同看法,甚至分成不同派别,网络舆论的导向性不及传统媒体强,削弱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
三、引动和规范网络舆论监督,有效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开展
1.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
要高度重视政府网站、廉政网站建设,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网站的建设,使官方网站成为举报的主流网站,成为网络反腐的主导,成为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注重提高各类政府网站和廉政网站的质量和水平,丰富网站内容,创新宣传方式,采取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网络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反腐倡廉论坛活动,对网民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对网民的意见和评论及时进行引导,使主流观点在与其他各种观点的交锋碰撞中主导网络舆论。及时向群众公布反腐倡廉工作动态,积极引导舆论关注焦点。
3.网络舆论监督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还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在法律法规层面上仍处于空白状态。应尽快为网络舆论监督立法,规范网络舆论监督行为,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规范监督行为,对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诽谤、谩骂以及采用“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等行为,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规范和约束。既要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又要注意防止由于网络舆论泛滥或他人恶意诽谤造成公民个人权益受到侵害。
4.加强网络反腐队伍建设
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网络运用能力。要增加年轻力量,建立专门的既熟悉纪检监察业务又精通网络技术的网络纪检监察队伍,做好网络舆论监督信息收集、梳理、分析、甄别等工作,并及时做好沟通和舆论引导工作,搭建起网民和纪检监察部门良性互动的平台。
四、结语
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好网络舆论监督平台,使官方网站成为举报的主流网站,同时还要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使网络舆论监督在正确轨道上运行,保障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被评为第十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