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一连(人文)】海晓玲:十二公里记忆

发布日期:2019-09-09    浏览次数:

正如歌词所唱的“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在窗外的口号声中醒来”,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我们要进行一场野外拉练。在一场兵荒马乱的准备中,十二公里的拉练如约而至。

拉练路上 史榕榕/摄

七点钟的空气很湿润,像是一场雨过后的清新,食堂的包子冒着热气,牛奶燕麦粥的浓厚香味在在胃里散开。教官的身影直挺,帽沿端正,水壶左挎,毛巾在口袋折叠。十二公里的拉练,就此开始。

这是一条漫漫长路,有汗珠从背部滑落,有光的温度在脸颊聚集,有风的声音从耳边拂过。有人走在我的身边,脚步利落,话语温暖,嘴角上扬。像冬日的暖阳,像沙漠的甘霖,给我行走的动力与希望。我能看见无数人的后背,那是过马路时的男兵墙,那是补给站的农夫山泉,那是教官右侧的指引,那是老师身后的鼓励,那是过毒气时的一句小心脚下,是防空袭时耳边浅浅的呼吸。这十二公里,我们走的昂首阔步,气势如虹。

补给站的农夫山泉 史榕榕/摄

十二公里,一个早晨,三个小时,几千人的队伍,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次的奔跑都是血液的燃烧。累了,有人拽你一把,与她并肩前行,没有一个人落下。一次猛的扑倒,有人看见你前面的荆棘,暖心护住你的额头。你说你不耐热时,有人将冰凉贴塞进你的手心。这时,我感觉到了军人的庄严,军队的战友情。

战旗下前进 史榕榕/摄

这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我们对红军长征的体会与学习。秋日的阳光仍然十分猖狂,她把柏油路晒得发红,路边的绿植也没了精气神,我们的每一步行走,都是毅力与实力的考验。我惊叹于这条路上始终与我同一个平面行走的人,我惊叹于后勤车的空空如也,我惊叹于每一个人的按时出发,从未掉队,从未喊累。我喜欢这种一直在前进,沿着一个方向,为这一个目标的感觉。这十二公里,走出的是当代大学生的精气神与不服输的劲头。

防空袭演练 史榕榕/摄

十二公里的记忆,是心窝窝里的暖意,是我不能忘,也不敢忘的峥嵘岁月。

(指导老师:马小军 编校:张景 李昱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