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是军人,从此有军魂;一夕迷彩衣,从此荣辱身。——题记
秋日骄阳当空,绿茵洒金,宁大新生“宁檬”们的军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怀揣着些许兴奋,又带着点对未知的怯意,穿上了“迷彩绿”,开启了崭新的大学生活。
巾帼不惧烈日,少年笑对骄阳。金秋的气节或许凉爽,但太阳并不“心慈手软”,光线透过叶与叶的空隙,笔直地照射在每个人身上。少男少女们表情坚毅、目光如炬,无论是矫健的少年郎,抑或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兵”,没有人喊一声累,更没有人临阵脱逃。脚底从酸痛再到麻木,原本白皙的面颊晒得发红,后颈上渗出晶莹的汗水,这些都是宁大颁给我们的第一枚勋章。

(风姿待发 吴旖琰 摄)
训少年之体魄,强中华之脊梁。军训的作用诚然如是,站军姿、走正步、喊口号……每一项任务都锤炼着我们的精神,锻炼着我们的体魄。军训几天后,我们也渐渐有了军人的模样:内务整齐有序,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叠“豆腐块”;走路英姿飒爽,每一个抬腿摆臂都深深刻在了心中;双目炯炯有神,是精神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得到了淬炼。
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军训的苦累自不必言,但是不苦不累又何谓于军训呢?仍记军训的第三天,天气无常,风云翻涌,转眼乌云游走,下起了小雨。雨水不大,正是“飒飒东风细雨来”,但是细细密密的雨点打在帽檐上、肩膀上,轻轻作响。没有人议论,没有人躲避,大家默立雨中,任雨水慢慢和汗水混杂在一起,打湿脸庞。索性很快雨便停了,新生们依旧笔直地站着,像一棵棵稚嫩却坚毅的沙枣树,挂着雨水,不怕困难,不畏风寒。
每个宁大学子心中都有一棵小小的沙枣树,在军训的锻炼中慢慢成长,或许中途有汗有泪,有泥泞也有坎坷,但这亦是成长过程中的珍贵礼物。相信度过为期15天的军训后,我们每个新生都会有所成长,更团结、更有序、更像一个集体。
当然,军训中也不乏欢声笑语。每次中间休息时间,教官带头唱起军歌,浑厚的声音响彻场地,新生们欢笑着鼓掌,快乐的气氛洋溢在训练场上,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军训便是如此,风也罢雨也罢,苦也罢累也罢,依旧满心欣然。
(指导教师:付晓晨 编校:姚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