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外国语学院2012级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抑郁”变的流行起来。现在,不止是社会,连校园里面也充斥着“抑郁风”,我很好奇以前的社会有没有抑郁之说,反正就目前高校的情况而言,抑郁已然肆虐。
现如今,作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校园,已不再是封闭式的“世外桃源”,当然,这源自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市场的触角伸入校园,教育与社会接轨,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来自社会的安全隐患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是,仅仅如此的“防患”就可以了吗?近几年来,大学生投毒案、大学生杀人案层出不穷,难道单靠“防患”就可以达到安定象牙塔的目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和高度开放的社会,在欣欣向荣的经济背后遮蔽着我们看不见的“魔掌”,其实,我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才是其毕生的财富。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如果我们有害怕的思想,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有不健康的思想,我们还可能生病。”对此我深表赞同,校园之所以出现杀人、投毒、甚至自杀的情景,与不健康的思想和心理密切相关。而这些,究其根本,在于心理障碍,即抑郁所致。
初次听到“抑郁”一词,我甚感困惑,难道一个小小的心理疾病竟会如此可怕?后来,我终于在网上了解到关于抑郁症的信息,才发现抑郁症离如此的近,这让我对此紧张起来,特别是前段时间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学生因抑郁症无任何缘由地携刀杀害同校学生,这一事件,让我唏嘘不已。我确实是低估了心理疾病的危害性。
高校是读书育人的地方,亦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可是,这些恶性事件的出现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校园,甚至是这个社会充满了恐惧感。而滋生这一系列事件的罪魁祸首出自于造事者自身,所以,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情绪就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着我们,也正因为情绪,我们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心理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发应在情绪情感方面。
大学生活几多欢喜、几多失落。跨入大学,我们属于一个独立的个人,调节自己去适应别人,适应社会。很多人会说,让我跟着别人的步奏生活,累不累。那试想想,社会是一个整体,单因不服气而被这个世界所孤立出去的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伟大呢?倘若能够低调一点,积极调解情绪,“抑郁”亦会离你远去,这不仅仅是拯救别人,也是拯救自身。健康是什么?健康是众望所归,是你对周围人重复最多的贺词。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