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调研宁夏大学安全稳定工作侧记
塞外金秋,一场秋雨过后,天高云淡,空气格外清新。秋雨洗过后的宁大校园,碧波荡漾,草木滴翠,一派生机盎然。
8月28日上午九时,一辆米黄色考斯特面包车缓缓停在宁夏大学A区北校门。在新学期开学前夕,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及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郭虎,副厅长冀永强等陪同下,来我校检查安全稳定工作。校领导齐岳、何建国、赵利宁及保卫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工作检查。
李卫红步入校门,首先来到A区保安值班室,保卫处处长刘毅向李卫红简要汇报了学校加强安全防范建设的情况。自“3·01”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后,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提出要把师生员工生命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紧急筹措资金50余万元,购置配备反恐防暴器材装备,构筑坚实可靠的第一防线。李卫红听了汇报,仔细查看配备的多功能防暴叉、警用盾牌、头盔、电警棍等器械,询问训练使用情况,连声说:“很好,很好,这些装备有利于保安人员值勤。”
在校门口,李卫红边看边问,当听到学校新增加了20名保安,充实安保力量,在大门口安装100余米的防装护栏,合理划分人行通道与机动车道,在校门口安装4盏高亮度防爆灯,在做好防范暴恐分子冲击学校大门的同时兼顾师生出行安全。学校为每个校区配备4辆电动车,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机动能力,实现了从接警到出警三分钟内抵到达现场的要求。李卫红对此表示赞赏。
在A区综合楼16楼视频监控中心值班室,保卫处副处长马志虎在三块巨大的屏幕前,向检查组汇报了数字化平安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根据近年来安全稳定工作形势,学校突破传统桎梏,改变粗放式、被动式的安保模式,勇于创新、科学决策,探索以资源整合、挖掘潜能、优化配置为主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智能化“平安校园”建设。2013年5月,数字化平安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正式启动,历经7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2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集成A、B、C区和南校区四个校区、共有1200余点位,基本覆盖了所有图书馆、学生活动场馆、食堂、公寓楼等人员密集场所,科技楼、实验室、财务室等重点要害部位,提升了震慑犯罪的效果。改造升级消防自动化报警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双系统、多校区的并网联动。建成了集安防、消防两个系统为一体的值班、调度、指挥中心,实行双人24小时不间断的值班备勤,做到第一时间接警预警、第一时间调度指挥、第一时间出警处置,构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防范体系。加上已建成的电子巡更系统,标志着智能化安防校园初步形成。马志虎一边汇报,一边让值班人员调取各校区现场监控,放清晰的监控大屏幕,足以把方圆一公里之内的行人、车辆及一切物象清晰地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全方位主体式展显出来。齐岳书记看到如此清晰的监控,在听取汇报时问道:“自监控设备使用后,实际效果如何?”马志虎回答:“校内犯案率大为下降,近日统计,较以前下降80%”。 李卫红看到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掌握监控系统的操作很熟练,对该系统的运行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走出综合楼,李卫红一行来到学生最为集中的C区。在操场,看望正在进行军训的师生。走进学生餐厅,实地察看饭菜价格及食品卫生。走进学生公寓,仔细检查学生宿舍和活动室的设施及安全防护。李卫红对我校学生餐厅和公寓的设施条件很满意,对我校安全稳定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她强调,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高度重视,加领导,全员动员,密切关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把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各项布局,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近年来学校党委、行政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敏锐捕捉高校安全稳定的时代发展脉搏,立足长远,提前谋划新时期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出台了《宁夏大学关于新时期安全稳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宁夏大学反恐防暴处置预案》、《宁夏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制度。今年4月召开了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议,校领导亲自部署和安排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内容和措施,明确责任体系、考核标准、评价机制、。“没有安全、遑论教育”、“安全是发展之基”等口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体宁大人聚焦安全,进一步凝结共识、集聚力量,奠定了构建平安校园的思想基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通过李卫红一行对我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检查,保卫处全体工作人员从中受到了鼓舞,明确了责任,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新学期安全稳定工作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深入第一线,开展安全大检查,走进公寓、食堂、教室,深入施工一线,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不漏一处,找问题、查隐患、促整改。在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征程中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以安全为学校发展护航,用稳定为实现宁大梦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