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征文 柯志鹏:和谐校园 平安相伴

发布日期:2015-05-06    浏览次数:

人文学院征文 柯志鹏:和谐校园 平安相伴

柯志鹏 人文学院2014级

安全-为生命筑起一道屏障。

“家事国事天下事,交通安全是大事”,人让车,让出一片温情,让出一种文明,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让出一种和谐。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与车向谦让,才会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生命是唯一的。请珍爱生命,安全出行。如果将和谐校园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良好的校园安全便是这棵大树的枝叶。良好的安全意识是校园和谐的根本,灵魂所在。

可是,校园真的安全吗?发生在校园的事故越来越多,下课放学或重大集会上的挤压,踩踏事故,校园教学楼宿舍楼栅栏不牢固发生的跌落伤人事故,除此之外,交通事故: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以及占道骑车造成的事故。体育活动事故:体育课上不守纪律使用器械不当造成的骨折伤害。校园暴力事故:学生因自身社会实践意识的缺乏,因而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因小摩擦使用武力,对彼此造成巨大伤害。盲目攀比消费,碍于面子而走上犯罪道路。消防安全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事故。追其源头,学生时时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不去查看安全隐患。老化的线路和设施仍然凑合着用。而各个楼层又没有配备较全的消防设施。其次是学生普遍缺乏消防意识,甚至出现不会用灭火器的同学。再者就是个人习惯问题,因为住的楼层过高不去打水,过多的使用大功率电器和不合格器具造成的隐患。以上的种种或多或少发生在我们周围,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还我们一个和谐的校园,我们必须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一, 必须确切落实各高校的管理工作,每周三或周六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来校进行专题演讲,授课,定期举行校园防灾减灾演练,配备专门人员管理校园安全。

二, 将各高校的安全和管理逐渐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增加专项资金和专业人才力量队伍建设。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给于最有力的保障。

三, 在学校党委的牵头下,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治理和整顿学校出现的饮食,治安,消防,校园暴力,卫生安全问题。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预案,不留死角。

四, 认真抓好学校防灾,食堂和宿舍管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杜绝火灾,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等。

五, 细致排查校舍,食堂,厕所的卫生安全,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定期检查,分发安全知识手册,加强思想教育,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六, 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宣传栏,广播,墙报,让学生投稿,编撰,在活动中培育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和自救能力。对有价值,有创意的建议予以奖励,组织师生对校园安全工作建言献策。

校园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的和谐同样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承担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可以这样说,构建和谐校园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每一个大学生就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应该担负起建设和谐校园的责任。曾经有诗人诗意般的这样写道:“安全像生活中的保护伞,你与他上路,你的旅途才会充满意义和价值;安全又像生命里的一把琴弦,你轻轻弹奏,因而奏响生命的旋律。”是的,人既是自然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而大学生则是校园的主体,校园因学生活力四溢的激情而熠熠生辉。但我们有事不得不承认生命是脆弱的,在有的人眼里“安全”只是一个抽象的词,可是,当你享受了生活的赐予,就会明白它的含义,安全让我们延伸生命的轨道,欣赏沿途的风景;安全让天蓝水清,让你每天快快乐乐。

和谐校园,平安相伴。

安全,于你,于我,于他。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