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征文 陈竺: 用平安之心托起大学梦想

发布日期:2015-05-06    浏览次数:

人文学院征文 陈竺: 用平安之心托起大学梦想

——读《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有感

陈竺 人文学院2014级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蓝天和老师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安全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突然想起校园安全成了一个不可不谈的问题。

下面我将举一些例子,

场景一:我们学校附近有好多小贩买食品,看报纸知道,一些地方的食品卫生安全却难有保障。这些小贩基本上都是推着小车,操作面积一丈见方,无证经营现象较为普遍,从业人员无进行健康体检和培训,食品安全隐患大,无三方设备,洗手,洗菜,洗碗,共用一个水桶,这样的环境令我们害怕甚至后怕。

场景二;消防器材设备安全,摆放位置固定,因学生常对其感兴趣,易导致损坏,一方面注意疏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作用,班级设立安全员,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另一方面,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并制定应急方案,在宿舍里,很少见学校对消防设施的检查。

针对以上的例子,看了这本书后,我认为应加强对周围地区的摊点管理,禁止小商贩买卖小吃。要定时检查校园内的消防设施,保证能够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读了这本书,看到其中的一些案例,让我感觉到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安全是幸福生活的保障,是生命的基石,也是欢乐的阶梯,所以我们要时刻敲响安全的警钟,多一份安全思想,少一份事故危机。

校规校纪是我们安全的通行证,当我们在抱怨校规校纪的严厉时,却不知已经被戴上安全罩。因为有它,我们少了对事故的担忧。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不平的事情发生,有时,一些小事因为处理不当,缺乏安全意识,就会造成了不可救药的后果,酿成大错。当我们在用大功率电器是,不经意的动作,会带来生命的威胁,所以不想噩梦成真,就要重视生命,了解更多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为安全编织幸福的花环。遇到灾难时不能惊慌失措,一定要保持冷静,用适当的方法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化险为夷。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校园内,本是和谐,谧静的读书佳境,但也潜伏着不安全的因素,生命是宝贵的,同时也是脆弱的,有时,只要我们稍不留意,就会受到威胁,一些年轻的生命稍瞬就没。一颗刚发芽的种子却瞬间被毁灭了,所有的梦想破碎了,所有一切都消失了,这宝贵的生命之火才燃起了多久啊!这生命的花季才持续了多久啊!

现实的数据告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比例中,独生子女人数是庞大的,我们缺乏基本的危机意识,当在享受快乐时,却没有发现危机降临,我们口头上说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校园宣传,但没有落到实处,我们需要实际的行动去鞭策同学们。

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但我们还未踏入社会,没有社会经验和安全保护意识,依然单纯和善良,不知社会的险恶,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轻易得手,助长他们犯罪的气焰。所以我们应加强安全意识,增强自己的安全保护能力,能对发生危险时作出机智的行为,减少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大学的校园同时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安全是重中之重。安全的警钟也应在我们的脑海中鸣响。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既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安全保证措也是为国家培养较安全素质人才的战略行动。因此高校应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关注安全、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并能够达到由关爱自己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全人类的境界。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和谐发展得到了保障高校才能最终实现育人的目标。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