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征文 孙晓莹:平安校园,道是无“情”却有“晴”

发布日期:2015-05-15    浏览次数:

教育学院征文 孙晓莹:平安校园,道是无“情”却有“晴”

孙晓莹 教育学院2013级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类意外事故频发,这样的严峻现实无疑为我们大学校园中的每一份子敲响着警钟。平安,有如空气与水源,是师生赖以学习生存的根本与基础。创建平安校园,道是无“情”,却能扫除各类意外事故频发带来的问题与隐患的阴霾,还校园以明媚“晴”天。

平安校园的创建需要无情之“道”,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安防技术可露头角

随着近年来安防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早已走出落后的安全防御与保护时代。现如今,先进的科技为校园安全的保驾护航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可能,创建平安校园,更需要学会利用先进的资源,提升监控、监测等设备设施反馈的及时性、全面性与可靠性,在一定范围内的资金条件允许下,提升“硬”设备质量,方能保证安保“软”实力增强。

二、未雨绸缪方显智慧

创建平安校园,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智慧,其根本在于杜绝各类可能的隐患。诚然,校园人员众多,情况复杂,管理疏漏在所难免。也正因如此,我们应当未雨绸缪,促进各个相关组织部门的合作,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相应标准,做到严格执行检查,以此达到将事故与意外的隐患扼杀在摇篮的目的。

三、宣传普及必不可少

平安校园,源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又造福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相信只有让所有的同学认识到维护安全校园于己于他的重要性,并且充分意识、掌握到保障安全的切实可靠方法,才能真正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而这些,都离不开平时校园中安全知识、技能的普及与宣传。做好宣传工作,就是为安全做好一道最可靠的防线。

四、严格落实即是句号

现代大学生有思想、有个性是其明显特征。而校园各项规定要求虽多,但执行起来,往往会受到很多阻力而不了了之。然而,平安校园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学校只有严格的监管,细心地督促,一步步扎实地去落实与检查,才能不让创建平安校园沦为一句空话,从而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与人身安全。

其实,真正的平安校园创建之“道”决不能局限于文章中的条条框框,我们更需要知道,道是无“情”,更无情的则是猝不及防的意外和鲜血淋漓的灾难,只有将无“情”之道铭记于心,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及他人,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小事,做好每一个细节的防范,平安校园,方得展现一片最美的“晴”天。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