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外国语学院 2012级
当我们学会走路,父母叮嘱慢慢走,不要着急;
当我们第一次上学,父母叮咛好好学习,不要和别人闹矛盾;
当我们第一次离开家去外面的世界,父母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在外面要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我们只想让你平平安安的。”
是啊,父母唯一挂念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呀!因此,让安全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不仅是为自己,还是为了爱自己的人。
我们常认为,大学是一座象牙塔。进来的人想出去体验生活,外面的人想进来享受知识。而我们则是多么幸运的人,生活在象牙塔里面,享受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可以不去体验明争暗斗的职场,也不需要披星戴月地劳动。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为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也许一切按部就班就不会出错,我们从小时候就被教育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个口诀,如果时时刻刻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前后左右都看一看,不要急,不要挤,又怎么会出现一系列的被撞事件呢?安全,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所谓,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呀!由外国科学家研究得到的结论是:相对于小孩子和老年人而言,年轻人更害怕死亡。我们正值大好年华,又怎能因为不遵守规则而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呢?
有些约束,我们改变不了,那就去遵守吧。针对学校的限制使用大功率的制度,很多同学还是会冒险去使用热得快,甚至电磁炉等电器,一旦被发现,学校可能会没收东西甚至会将全宿舍同学的评奖助学金的机会都剥夺了,很显然这是挺糟糕的处理方式。既然凡事都有利弊,那就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吧!如果学校没有发现,同学们继续使用着超负荷的电器,那么一个火灾意外就可以结束这个宿舍甚至是好几个宿舍的成员的性命。当如花的生命从此终结,难道我们有什么超能力可以换来这些无辜生命的重生吗?在脆弱的生命面前,那些所谓的奖助学金都会黯然失色。所以只要我们活着,一切就都有希望!所谓健康是1,金钱,权利等都是0,没有了健康,一切则都是空谈。而健康的前提就是我们还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如果没有轮回,那我们就仅仅只有一次生命,我们为何不好好地享受它呢?
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我了解到有两个人因为猝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中一位是一个白领,在南方工作,由于工作计划的失误,老板让他加班,结果年轻的他因为过度劳累而发生了猝死。更令人悲伤的是他的女儿才八个月大,他亲爱的女儿可能都不知道她父亲是谁,都没来得及喊他一声爸爸,父女两人就这么擦肩而过了,从此再无缘相见。另一个是某大学的大二学生,他猝死的原因我尚未可知,我猜大概可能是因为打游戏熬夜了吧,亦或是学习太过努力,压力过大导致的吧。而这两个人都分别是我身边人的同学。因为往往有时候,非亲人的死亡不会带给我们的心灵任何震撼,而这两个人的猝死让我对生命增加了一份敬畏。也许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且看我们如何对事事泰然处之。
安全,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比如在开水房,不要穿拖鞋,水龙头不要拧到最大,要记得哪边是开,哪边又是关。在食堂,不要拥挤,按照先来后到排队买饭。在宿舍,随时关掉不在使用的电源。平常走路时,不要总是低头看手机。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和别人发生不必要的争吵,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有威胁到我们人身安全的事情,我们都要避而远之。
时常心系安全意识,为了自己,更为了爱我们的人。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