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征文 马杨畅:消灭校园安全蛀虫,为青春保驾护航

发布日期:2015-05-18    浏览次数:

经济管理学院征文 马杨畅:消灭校园安全蛀虫,为青春保驾护航

马杨畅 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我们来到宁大、进入象牙塔已历经四季。此时春夏之交,正是一年最好时。嫩柳扶风,花香四溢,校园里一片欣欣向荣。在安逸的环境里,我们倡导平安校园的建设十分有必要,正所谓居安思危,只有时时警惕安全的蛀虫,我们才可在平安和谐的校园里享受花香与鸟鸣。

安全蛀虫一、违规违纪

违反校规校纪始终是危害师生安全与校园安全的最大隐患。校规校纪总被学生们看作束缚自由的枷锁,殊不知这更是保护我们安全的保护伞。

在校大学生“顶风作案”多半是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例如用来温暖被窝的电热毯、随时烧水的热的快、满足胃的电磁炉和小电锅。我们为了一时的享乐而忽视了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是极不可取的。我国高校一幕幕因为违规使用大功率造成的惨剧不胜枚举,火灾、烧伤、甚至死亡让青春的生命不再光芒四射,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笼上阴影。我们不需要再亲自品尝苦果,那么多经验教训足够让我们认清事实,唯有遵守校规校纪,才让安全永伴身边。

安全蛀虫二、亵渎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当高校中一次次自杀与他杀不断被当作新闻头条而报道时,我们是时候反思对待生命的态度。古人云,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我们且不说我们是否有权利对一个生命宣判死刑,只是无法回馈父母生养之恩、伤害父母感情就已“罪不可赦”了。

我们进入大学、远离家乡,肯定会遇到波折。但无论是学业上的难事,还是情感上的困事,都不足以用生命来买单。忽视生命的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只顾自己的“解脱“,而让父母、老师、同学沉浸于痛苦的深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培养一个人很不容易,可是,这十几年来的培养就在他们不经意间的想不通下结束了可贵的生命。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本应是天之骄子,为何心灵如此脆弱、如此亵渎生命?!构筑心理安全防线,自我减压减负,尊重生命,安全校园才能真正守住生命。

安全蛀虫三、与人向恶

人际交往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处理的难题。校园暴力事件、窃财害命的事件还时有发生。复旦投毒案震惊一时。本是朝夕相处的同窗,如今却阴阳相隔。我们新一代张扬个性,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感受,容易与交往的对象产生隔阂与矛盾,一味的逃避与计较,只会让矛盾激化,最终酿成大错。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棱角,与人交往,如果只看两个人因棱角碰触而产生的矛盾,必定会不断互相伤害。与人向善,关注人与人的契合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学,建设安全校园才有了坚实的力量。

安全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基础,但是,如果不注意,“本钱”将花尽,“基础”将毁掉。届时,即使我们满腹经纶,也只是昔日黄花。由此可见: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为了自己,为了亲人,打掉安全蛀虫,共建校园安全,为青春绽放保驾护航。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