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颜玉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2014级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开膛手杰克。十九世纪末的伦敦,阴郁暗淡,正值工业革命的英国,贫富差距悬殊。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杰克,饱受社会冷眼的杰克,凭着他的恨意,以极其残忍的手法杀害了多少无辜的女性。开膛破肚、横尸街头,使当时的伦敦布满了未知的恐怖与玄机。
林森浩。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因生活琐事而与室友不合,也许是心怀不满,也许是因为两人的竞争关系而心存嫉妒,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愤怒与不甘,让他最后在饮水机中下毒害死了室友。
恨,决定了命运
世界从来没有所谓永远。
杰克逃得过警察的追捕,逃得过法律的制裁,却逃不过墓碑下长眠的孤独。百年之后,他只会带着他的恨,变成贝克街一缕消逝的亡灵。
以故意杀人罪上诉,法律给予林森浩死刑的判决,如今的法治社会不比当时的伦敦,林森浩没有杰克那样的背景和手法,面对法院的判决,再不服气也只有认命。毕竟,那是他自己亲手做下的事。
杰克对待生活的态度,恨、怨、痴、怒、恶、悲、憎。他无疑是一个悲剧的杀手,在他的身上,集齐了人性所有的阴暗特点。凭着他的恨意,犯下滔天罪行。他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阳光的出现,有的只是无尽的黑暗和痛苦。
二甲基亚硝胺带走了黄洋年轻的生命,也给林森浩的生涯画上了终结符。生活中不断的摩擦,作为对手的竞争压力,他嫉妒、自卑、敏感、脆弱,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使他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并长时间难以排除,导致行为失控而作案。
正是恨,加速了他们的成长。
所以,他们的命运,就只有悲哀和无助。
他们,无处不在
一百年已过去,杰克早已逝去。可他又仿佛寄生在人类灵魂的深处,是潜伏在每个人心中的罪恶。所以,杰克依然存在。
他存在在林森浩的心中,他存在在无数校园欺凌案件主角的心中,这只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才有悲欢离合、七情六欲。所以才有贪婪、报复、嫉妒、仇恨等阴暗面的存在。所以才会有黄洋的死,才会有名侦探夏洛克的无奈。
校园欺凌,在近几年内飞上热搜榜。在这个飞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个性中的狭隘张扬与冷漠早已不足为奇。他们偏执纨绔,他们自以为是,他们喜欢暴力游戏、追求强权政治、膜拜黑恶势力,他们是欺凌案件的主角。
他们集父母万千宠爱在一身,他们心中充彻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他们不能承受肉体和精神伤害。一旦受伤,他们总会无法应对,躲避退让,迫不得已时他们恼羞成怒,愤然出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江湖”方法来解决问题。
情同手足,莫逆之交,生死与共。这些才应该是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词。
可总有人情愿去吞下谎言,看不到甘甜后要背负的锁链。
可总有人相濡以沫二十年,却输给天真或妖冶的一张脸。
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纠葛,生活十之八九的不如意,都化作为杰克,挥之不去。
依稀可见的光明
如今的雾都伦敦,早已找不到那些悲哀的影迹,血腥味早已淡去。仿佛那些罪恶,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花开花谢,岁岁年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光明逐渐降临了雾都。
在林森浩的心灵家书里,向死者的父母提出道歉,并嘱咐他们克服自身性格缺点,成为精神富有的人,好好生活、展望未来。
“在我有限的日子里,我依然会流泪忏悔,尽力学习,锤炼自己,希望能安然面对那最后一刻。我希望将我的遗体捐赠给医院。此生虽然短暂,之前都投入到学业之中,缺乏心灵的滋养,导致酿成大错,最后这几年在司法的漩涡中,身不由己,我希望这最后一件事,能做对。我毕竟年轻,也能付出年轻的生命来赔罪,我的人生落幕了,也希望社会最终能宽恕我。”
雾都伦敦,复旦大学,两处足以与天堂媲美的所在,但避免不了黑暗的降临。别问我恶类或善类,我只是渴望飞的哺乳类;善恶的分界,不是对立面,而是每个人那最后纯洁的防线,都逃不过考验。事实证明,他们缺乏爱、缺乏光明。
我想说,我们是学生,我们在学校。学校,是我们一天中待得最久的场所。一个平安宁静的校园,才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引以为戒、保护自身。希望他们的悲哀,永远的消失掉。
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正是迎接黎明的必要条件。
一种昂扬包容的姿态,正是驱散悲哀的良好药剂。
你对生活的态度,是会决定你的命运的。
恨永远不能解决问题,不要再让他们的悲哀,再次重现雾都与复旦,再次重现世界。
抬头,看,曙光重现。星并不远,爱并不远。
如今要做的,只是踮起脚尖,张开双臂,去迎接那来自新世纪的希望与光明。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