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骏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2014级
美丽的校园,我们的家。它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它是一片海洋的小岛,使疲惫不堪的人找到歇脚的地方,再勃发;它还是一扇门,有了这扇门,就不再害怕不法之徒的伤害。因此,“家”里的这扇门,就成为保卫我们“家庭成员”平安之根本!然而,这扇门可以是合金制造的防盗门,也可以是吱吱作响的老木桩。是前者还是后者,究其根本,是靠我们“家庭成员”的建设所决定的。而不法之徒伤害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如何将我们“家”的大门建设得又厚实而又坚固,来抵御那些伤害呢?
要想建设好这扇安全之门,首先需要加强校园安全的宣传力度,让大家树立正确的校园安全观。由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可知,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因此,宣传正是培养正确校园安全意识的催化剂。校方可采取各种形式,召开主题班会,主题讲座,评比相关内容的主题板报,举办相关的知识竞赛。以多元的活动方式,寓教于乐,使安全意识又好又快的在我们脑海中不断为之加强,深入。而以这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更加正确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使之成为这扇安全之门最坚实的物质材料。
然而安全意识之核心,我认为应该落脚于学生的寝室用电安全方面,它是伤害最大来源。除了平日的上课之外,寝室是我们所在的最久的地方,只有建设好寝室安全工作,才能为我们美好的校园生活添以强而有力的双翼。
当今社会,寝室安全事故常有发生,也因此成为校园安全重要隐患。2008年,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其中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初步判断原因是,寝室里头天晚上使用“热得快”停电后没有拔下插头,第二天早晨宿舍来电后因电流过大引发热得快过热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同样是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女生宿舍发生火灾,宿舍最初起火部位为物品摆放架上的接线板部位,当时该接线板插着两台可充电台灯,以及引出的另一接线板。该接线板部位因用电器插头连接不规范,且长时间充电造成电器线路发生短路,火花引燃该接线板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蔓延向上造成火灾。
与之类似的悲剧还有许多许多,为了不让更多类似的悲剧再上演,因此寝室用电安全尤其重要。大功率电器现如今是明令禁止在各大高校的寝室内使用,因此在此事的建设上来说,应该多角度一分为二的看待。从校方来看,在宣传基础上,还要规范相关的校规条例,时常进行宿舍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做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从外因上扫除宿舍安全事故的屏障;然而对于学生来看,应该自觉遵守宿舍的各种规章制度,除了自我遵守之外还要做到监督他人之行为,从内因处解决寝室用电安全之根本。这样内外因合力之建设,相信能更加夯实这扇安全的“大门”。
除了思想意识建设之外,我觉得实践也必不可少,正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对于校园安全来讲,何谓实践?预防演习,便是这种实践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日常的预防演习中不断吸取各种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各种应对措施,从而确立更为精确的应急方案,倘若他日不幸降临,也能将其伤害降到最低。让思想回归实践,是增强这扇“大门”抵御侵害的能力之重要途径。
以上仅是对宿舍用电安全的说明,然而校园安全的多样性并不止步于此,复旦大学宿舍投毒案,校园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大学生屡屡轻生自尽,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都需要安全这扇大门来与之抵御。归根到底,预防这些事件的发生,还是要靠加强以上两个能力的建设。思想意识加上实践活动,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才是刺向危险隐患之利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才能真正建成一扇夯实而又坚固的“安全之门”。
美丽的校园,我们的家。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我们一同携手共建平安和谐之校园,才能享受校园中的家的温暖,才能绽放青春灿烂之花,进而采摘到新鲜的青春之果实,让我们在这一时期的生命强而有力地照耀于世界!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