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征文 金华:校园安全之宿舍

发布日期:2015-05-19    浏览次数:

生命科学学院征文 金华:校园安全之宿舍

金华 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

生命如同鲜花一样娇艳,绽放着生命的美丽。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而人生的花季只有一次,青春的火焰也只绽放一次,我们怎能不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呢?所以,我们要以安全为首,敲响安全的警钟,热爱生命,奏响生命的乐章,让生命之花更加绚丽。

美丽的校园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每一个自己,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快乐的气息。

关注安全,要从我们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骑车、走路、在校园生活的各种文体活动等,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如果不注意,就会伤到我们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安全是不可少的,我们要把安全看作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还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在校园中,有些同学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打了起来,有的打得都流血了,还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引起的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挽回,而是一辈子都挽回不了的。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我们像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处处洋溢着歌声和欢笑。我们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着我们的校园。现在我们是否注意过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呢?人们常说:“平安是福。”安全是幸福,是稳定,是祥和。安全是关怀,是爱护,是喜悦。安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安全是一支永恒的旋律。如果没有安全,我们就不能健康成长,如果没有安全,家庭就失去欢笑,如果没有安全,国家就失去稳定。平安,不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不是大体上的万事和谐,因为平静大洋深处有暗流,和谐背后有隐患。是的,危险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遥远,它蛰伏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疏忽大意的时候发出致命一击。那些同学们用花样年华换来的血的教训犹然回响在耳畔:

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2010级在读研究生黄洋喝了一口寝室的饮用水后出现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病情危重却多日找不出病因,直到一条神秘短信出现,才找到病源饮用水遭投毒!而被警方认定有重大嫌疑并刑拘的,竟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林某。年仅28岁的黄洋离开了人世。但这起投毒致死案引来的社会关注和反思,却远没有结束。在林某尚在接受调查的同时,人们早已开始对这一投毒事件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各种猜测,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这究竟是事出偶然,还是管理出现问题.一波尚未平息,数波已接连漾起。就在研究生投毒案尚在热议之时,国内多所高校又连续发生多起暴力伤人案件。从复旦研究生投毒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斗殴致死案,再到发生的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张家港沙洲职业工学院学生持刀伤人案,被称作“象牙塔”的大学校园近期集中发生安全事件乃至命案。到底是什么,让这一方净土沾满血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袁某刺死室友蒋某,警方初步调查,案件起因竟是因为蒋某回寝室时敲门、正在玩游戏的袁某没有及时开门而导致两人口角和肢体冲突,袁某抓起一把水果刀刺向蒋某胸部致其死亡。

学校是湛蓝的海洋,宿舍就是温馨的港湾。然而现在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里都充斥着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言论。在校园里最亲近的人就是舍友,大家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但是总会出现磕磕绊绊,争争吵吵,其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然而,冲动无法控制,发生了一系列的伤害他人的事情之后后悔当初犯下的错。目前的高校、家庭、社会教育中,往往过多注重学业而忽略人文教育、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导致一些年轻大学生“成才”不“成人”。通过这样的事件的频繁发生,让我们顿悟,更加注意宿舍乃至校园的安全。一反面,在宿舍里要善于体谅舍友,不要只想到自己,还要多考虑其他舍友的感受;多宽容、多理解,我们要心存宽容、不予计较。宽容和理解他人其实也是给别人一次反省和改正的机会;主动关心和帮助舍友,主动关心和帮助舍友,不但大家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而且会形成相互关心和帮助的网络,营造一种愉快和友谊的宿舍氛围;诚信做人,不乱动舍友物品;善用个性互补,取长补短;相互信任,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才会不相疑。其他方面,要注意财产安全,及时关好门窗,不乱接电源,不随便使用大功率用电器,不随便留宿他人等。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安全是幸福生活的保障,是生命的基石,也是欢乐的阶梯,所以我们要时刻敲醒安全的警钟,多一份安全思想,少一份事故危机。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关爱生命健康。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