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计学院 郭思源:建设心理安全防护栏

发布日期:2015-05-20    浏览次数:

数计学院 郭思源:建设心理安全防护栏

数计学院 2013级 郭思源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当代大学生已逐渐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因此,关注并妥善处理大学生自杀问题,是一个当下创建安全校园值得重视而且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马加爵事件”已有十年之久,可现在想来还是会让人心中隐隐作痛,紧接着,河北师大李启铭,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近日,人民大学半年内连续两人跳楼自杀事件,更是引爆高校学生自杀问题。一幕幕苍白的现实,赤裸裸的拷问着校园安全教育的现状。十二载寒窗苦读,终于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象牙塔里时,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走向生命的尽头?是社会大环境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落实到位,还是80,90后们太娇贵?

据山东大学自杀防御研究中心统计,有16%的大学生想过自杀,其中,女生想自杀人数比男生多57%。近年来,尽管学校的各种消防安全护栏越建越高,可学生的心理安全护栏却日渐脆弱,因为再高的的消防安全护栏都架不住一颗想死的心,加之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很少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更不用说人文关怀与生命教育了。所以说,对于大学生自杀问题,学校在着急加高消防安全护栏的同时,不如先加强学生的心理安全护栏。

就目前大学生自杀原因主要由以下三点:

首先,是来自学习上的压力。每年五六月,大学生毕业论文是学生面临的首要压力,这会使得许多学生产生心理恐慌。其次,是来自工作压力。近年来,毕业即失业这样的现实,让大学生还未毕业就以感受到来自工作的压力。当社会号召大学生去自主创业,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人士说着“年轻就是资本”,没钱又没经验平凡的大多数只能默默忍受着没出息的骂名,现实的压力,自己内心的敏感和苦恼,也终究成为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棵稻草。

再者,由于情感问题导致的抑郁和压力过大而引发的自杀案例也不在少数。进入大学,中学时代的“地下情”终于可以见光了,许多大学生初涉感情,心灵比较脆弱。但相爱容易相处难,如果任由感情为所欲为,理智就会溃不成军。许多学生在选择是否结束一段感情的时候,往往冲动的情绪占了上风,做出了悲剧的选择。

中国的大学生通常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他们肩上背负着家庭的责任;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扩招,学历贬值,大学生要面临更严峻的学业和工作竞争,责任和压力这两座大山很可能会压垮这些身心尚不完善的年轻人。大学生自我反思的同时也应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据研究调查发现,社交和应对策略是预防自杀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预防学生的自杀行为,学校可采取以下对策:

将“生命伦理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必修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课外团体社交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不断提高,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定期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测评,并协助校方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活动。校方应确保每一个入校新生知道如何联系危机干预中心,如何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等常识性信息。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反对校园冷暴力,担起大学本该负起的社会使命。2015年4月23日,北方民族大学一名女生意欲跳楼,消防人员赶到前,几十名男生撑开被子铺开了一张救生网,网友纷纷为“被子哥”们点赞,尽管若女孩真跳下来,撑开的被子根本无济于事,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女孩明白这世上还有很多关心她的人,用一场心理战为救援人员赢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相反的,2015年4月10日,天津师范大学大一学生吴昕怡在学校单间宿舍烧炭自杀。在学校的一次义务献血之后,她被查出大三阳,系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意外被查出的乙肝病毒,给她带来了灾难,在同学们知道她有大三阳后,就视其如瘟疫,唯恐避之不及,学校更是强行要求起单独居住,在独居的第34天后,她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尽管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学校社会不得歧视或妨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入学入职,但学校里的“有色眼镜”还是将一个鲜活的生命逼上了黄泉路。

一味的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并不是创建安全校园的唯一途径,只有让学生的心理安全防护栏更加强固才是建设安全校园的根本方法。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结束生命来应对困难,生命的无端逝去,表明了教育的局部缺失,做好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