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蓉 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
从懵懂无知到知书达理,从青涩幼稚到成熟稳重,我们每天都在成长着。而见证这些成长过程的除了我们的父母恐怕就只有那个从幼儿园开始就陪伴我们的校园了。
有数据显示,小学生在校时间每天大约为六个小时,初中生七个小时,高中生八个小时。这相比于国外的小学生三个小时,初中生四个小时,高中生五个小时来说是比较长的。这说明了中国孩子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青少年的比例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这就提醒我们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健康发展,注重他们在校园这个大家庭的安全。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2010年阿苏克市第五小学发生的踩踏事件。当时正是学校课间操时间,那些生气勃勃的孩子们从楼上冲下准备到校园做课间操。一名走在前面的女孩因鞋子被人踩脱,在楼梯口蹲下身子提鞋,突然一群孩子蜂拥而来,造成了踩踏事件的发生。这次事故造成了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病危1人。想到这些洋溢着笑脸的孩子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就如同凋零的花瓣躺在充满了药味的医院里,我就一阵心痛。扪心自问,校园安全这个问题难道不应该引起学校、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吗?近年来,校园安全逐渐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下一代能否安全成长。
当然校园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事情。因为这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健康。那么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这里给出一些意见:
1.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要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拥挤时造成窒息摔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2.若自己不幸被人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 当自己或前面有人忽然摔倒时,要马上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当然,除踩踏事件之外还有很多的校园安全问题存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校内问题中的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学生之间的欺诈侵权行为;商店、食堂、小卖店的食品安全;校园内部的丢窃;失水、触电、溺水、中毒;理化生实验、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伤害;校外问题中的道路交通事故;学校周边发生的暴力、打斗、伤害的行为;学校周边发生的敲诈侵权行为;社会黄赌毒现象影响学生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社会不法分子对青少年的引诱、拉拢、教唆等。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学校、包括我们学生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避免伤害的发生呢?
首先,学校作为我们走向成功必踏的垫脚石,应当积极实施校园安全立法,从制度层面保护学生的安全。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校舍和校内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比如要对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等建筑用房建设和使用标准严格把关,不留建筑上的安全隐患,并且制定安全巡查制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另外,加强校园安保工作也很重要,门卫必须配备专职保安,保安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防止社会失业人员、精神病患者、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内。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并营造家庭、学校、政府互动合作的环境。
作为学生,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懂得自我保护呢?在学校人数较多,大家来来往往的过程,丢失东西不可避免,因此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防盗。在操场、食堂、教室、阅览室、办公室等场所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短暂离开时,要将贵重物品带走,不要把钱包、MP3、电子词典、学习机等贵重物品及大额现金放在书桌抽屉内和床上,应随身携带或妥善保管。在宿舍,养成随手锁门、关窗的良好习惯,做到人不在即锁门。除此之外,防火至关重要。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场所的消防安全出口、逃生线路等情况是每个人必须熟悉的,当然,对大功率用电器必须挥手说拜拜,并且发现火情初起时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应及时寻求帮助,酌情选择灭火器、水或以扑打、窒息等方法将其扑灭。
生活中没有偶然的事故,只有可预防的伤害。如果我们可以为了前途好好读书,为什么不能为了生命主动学习一些自救技巧来培养安全意识呢?只要我们平时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警觉,多一些安全防范意识,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我们的生活就能多一份平安,多一份美好。让我们一起用智慧打造平安的校园,用青春谱写生命的乐章。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