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征文 李青霞:你我共建平安校园

发布日期:2015-05-22    浏览次数:

政法学院征文 李青霞:你我共建平安校园

李青霞 政法学院2014级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校园里,学校强调最多的就是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安全问题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人的生命一旦被损害或毁灭,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这里我想谈谈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大学校园安全问题和人身安全问题,也希望我的一些小建议能对建设平安校园有些许帮助。

关于校园安全方面,我认为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第一,学校各校区之间有天桥和地下通道,这些设施对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学校将B校区的北门和A校区的西门关闭,这样做不但能充分发挥天桥和地下通道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学生横穿马路的现象,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我们大都认为,横穿马路要比走天桥或地下通道省时省力,这是由于我们缺乏安全意识,总觉得过马路没什么危险的,而且我们每天都在过马路,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事故。回头想想,我们通常在什么地方过马路呢?大街上、小巷里,这些地方通常情况下要么有红绿灯,要么就会有车速限制,基本上都是车让行人,司机必须提高警惕注意行人的安全。再看看我们A区和C区前的贺兰山路上的状况:出门不但没有红绿灯,而且路上的行驶车辆速度很快。说实话,我每次过这条马路时都很害怕,因为连公交车的速度都快的吓人,更别说小汽车了。所以,各校区间的天桥和地下通道等基础设施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有重大意义。第二,我发现校园里很多道路上都安装了减速带,这也是建设平安校园过程中做得很好的地方。只要有车通过的地方,就难免发生事故,既然不能避免,只能做好防范,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校园里的减速带可以提醒司机减速行驶,注意行人的安全。在此,我有一点小建议,可能有些路段上的减速带安装的时间有点久,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学校有关部门应定期检查校园内所有路段的减速带,需要修整或者更换的地方应及时做出处理,尽可能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关于定期检查的问题,我想起校园里的路灯。有时晚上在校园里散步,我发现校园里很多路灯都不亮了,我觉得这是一大隐患。晚上出行或归校,没有路灯是很不方便、很危险的。摔了、碰了都是小事,万一有不法分子潜入校园,在黑灯瞎火的地方准备对学生下手,这就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最近晚上没有出去散步,所以路灯是否修好我也不太清楚,但我想建议有关部门:定期检查校园内的基础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第三,我发现最近学校里加强了夜间巡逻,下晚自习后,都能看到保安人员骑车巡逻,我想他们在巡逻的同时,应该注意发现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上报和解决。平安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构建。

校园安全仅仅靠学校有关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学校只能从基础设施和安全教育方面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更主要的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学校开展的一些安全教育活动,我们不能只把它们当作形式,一定要谨记在心,尤其是在宿舍安全和人身安全方面。宿舍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这个集体需要大家一起维护。我听说以前南校区就因为使用大功率电器引发过火灾。火灾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轻则损失财物,重则伤人性命。大家都很清楚后果,为什么还要让火灾发生呢?既然学校无法提供充足的安全的用电,那只能靠我们不使用大功率电器来防范了。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想想过去没有电的年代,我们只是不使用大功率电器罢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想,只要有人想使用违规电器,学校是根本查不到的,就是进行安全教育也无济于事。这种事情需要我们自身提高安全意识和集体观念,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共同消除引发火灾的隐患。宿舍里住的不只是你一个人,万一因为你而引发火灾,他人的生命也会受威胁,你还敢用违规电器吗?关于人身安全方面,女大学生“失联事件”不停涌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呢?很多大学生在年龄上看已经是成年人了,可是心智是否符合成年人的标准呢?因为我们与社会接触太少,大多数学生依然很单纯,容易上当受骗。如果只是损失一些财物,那就算幸运的了,有些人因为上了“黑车”就不知下落,甚至丧失性命。事实摆在我们面前,难道还要继续熟视无睹吗?如果等到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才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那是不是有点为时已晚。女同胞们,请不要再坐“黑车”,独自走夜路,不要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时刻树立安全观念,保护好自己,让平安伴随我们成长。

校园安全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保障生命安全的基础设施,宿舍安全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个人的人身安全靠自身的安全观念来确保。你我的平安才是平安校园的基础。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