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亦天 国际教育学院2013级
北京时间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我正坐在宁夏大学A区文科楼的报告厅中,忽然整栋教学楼一阵剧烈的晃动,我还没有回过神来,突然听到一位同学喊“地震啦”,人群正要爆炸开来,坐在后面的学生会干部几乎是硬压住躁动的人群直着嗓子喊道“不要慌,所有人有组织的撤离”。
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景,我来不及思考,所有的一切几乎就在惶恐降临身心之前就结束了。可是事后回想,还是会有余悸。这时候想起往日时曾在初中做过的消防演习,那时候的心情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
初中的时候心智还小,总爱怀揣着打趣的心情面对严肃的事。那段时候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地震这个可怕又似乎遥遥不会及身的词语成为了一时的热点。那个时候对地震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浓浓的敬畏,却也带一丝好奇。学校为了防患未然,组织了几次疏散演习。我和同桌小K是极兴奋的,那时候要备战中考,晚自习百无聊赖而又静的几乎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能有几次演习来打破这无聊的夜,对那时候调皮的男生就显得格外有趣了。
“你走快点,要来不及集合了。”小K在我后面对我推推嚷嚷的。
“你懂什么,我们这里根本不会发生地震,就算是地震真的来了,我也能在1分钟之内就跑下去。”我有些不屑的说道,神情里是对自己体育成绩满满的自信。
那个时候的自己,为了能在走廊上多待上几分钟,视班级规定的集合时间若无物。学校也放过许多“危言耸听”的视频,部分小学和中学,因为疏散时秩序混乱,活生生的将同学踩踏致死。看到视频的时候感觉像是一只被踩到了尾巴的猫,然而更多的是不解。停顿一秒,把地上的同学扶起来有这么难吗?
过了这么久,我现在才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人,总是能在置身事外的时候说出最漂亮最冠冕堂皇的话,而在真正面对时表现的无比紧张与幼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对莫斯科进行空袭,为了躲避空袭,人们纷纷躲进防空洞,可是有一个统计学家,对此总是从容不迫,因为莫斯科有700万居民,他认为自己被袭击的概率太小了。一次,德军又对莫斯科进行空袭,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被炸死了,这让统计学家害怕起来。后来,防空警报响起时,统计学家也匆忙的躲进了防空洞,朋友们看到他,感到非常奇怪,问他,为什么改变了先前一贯的做法,他的回答让人感到很惊讶。他说,莫斯科有700万人和一头大象,昨天晚上德军炸死了那一头大象。确实,700万人里炸到一个人的概率很低,可是当被炸到时,死的概率很高,哪怕是大象都被炸死了,就更不要说是人了。
我们一生有大概80年,29200天,700800个小时,可是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条。当我今天面临地震时,脑海中一片空白时,我真的庆幸,在场的老师是经过训练头脑清楚的,同学是了解疏散知识,井然有序的。即使是一场虚惊,可我真是被这场虚惊硬生生拉入了那种生死一刻间的场景,它让我从看戏的人变成了演戏的人,它让我有了反思。
人生没有演习,这样虚惊一场摇醒梦中人的剧本也并不会一直出现,我们对生命的敬畏真的是要人切切实实体验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的。而当你真的感受到的时候,你会发现也许你平常毫不在意的校园安全常识竟能在鬼门关口拉你一把呢。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