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璐 阿拉伯学院2014级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路走来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师生乃至父母极其重视的一个问题,它关系着每一个学子的切身利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 “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人生在世,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既美好又沉重的存在,而安全是生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基础。但是,如果稍不注意,“本钱”将花尽,“基础”将毁掉。届时,即使我们满腹经纶,也只是昔日黄花。由此可见: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对步入大学校园不久的我们来说,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独立面对社会,独立生活,增长技能,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健健康康”的活着,因此平安比什么都重要!在我读过《大学安全知识必读》这本书之后,对这个问题认识更加深刻。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感觉到现代社会整体治安日趋复杂化,各种社会问题集中出现,人们对社会及生活的不满通过各种极端方法表现出来。就拿大学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或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受当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身上存在着明显不足,尤其是90后的独生子女,片面追求宽松的管理却又缺乏自律意识,在环境相对比较自由的大学来说,更容易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及时改正更容易形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大学安全知识必读》这本书针对近些年来步入大学校园的天之骄子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安全意识比较单薄,安全常识匮乏,在远离家庭和父母关爱的校园容易发生各类事故,甚至误入歧途这一现象,从消防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方面向我们解析安全案例,介绍安全常识,突出安全知识教育,以此来增强大学生防微杜渐的能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诗经》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意为在天空没下雨的时候,就要把门窗捆绑牢固。引喻为事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本书之所以“举案说法”,意在警示年轻大学生:珍惜生命,防微杜渐;安全第一,未雨绸缪。对每一名大学生来说,在校园要时时注意用电安全,严格遵守校园及公寓“安全用电”相关制度。谨防火灾,发生火灾后,头脑要冷静,理性逃生。尤其对女生来说,更应该掌握保护自己的技巧。校内校外注意安全、夜间行路注意安全、公交车上注意安全等。另外,我们必须提高财务安全意识,做好防盗、防骗、防抢等防范工作。在校园谨防顺手牵羊、溜门串户、翻墙入室、溜门撬锁、窗外钓鱼、插片开门、偷配钥匙等行窃方式;平时谨防入室盗窃、扒窃、网络盗窃等,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认为,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因此,健康的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安全工作无小事。战斗在学校保卫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经常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工作不分白天昼夜。对他们来说,案情就是命令,事故现场就是战场。为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校园卫士默默奉献,付出了艰苦劳动和辛勤汗水。为了不辜负他们的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身作则,守护校园安全,为了你和身边人的安全,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各项校纪校规,敢于并善于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了解《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这本书,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总而言之,校园安全,势在必行!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