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姣姣 阿拉伯学院2014级
大学是芸芸考生迫切喜跃的龙门,是莘莘学子心之向往的殿堂,是济济人才光彩绽放的舞台,可是在这成长的温床之中却滋生了许多安全隐患,它如悬梁之剑对准我们的眉心,稍不留意便会被这四处蛰伏的危机掣肘,从而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如今,校园安全的地位步步攀升,已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举足轻重,不可小觑的问题。而其中违规电器的使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近些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发。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些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安全事故。火灾原因初步断定为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热得快”,导致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而在我们身边此类现象比比皆是,使用违禁电器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这样惨痛的事件不应当只是同学们的饭后谈资或者是大家仅表同情的叹息,它更应该是我们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是反思之时我们也会产生诸多疑问,究竟为何违规电器使用问题频发且违禁行为屡禁不止?我们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杜绝违规电器的使用?
学生是安全事件发生的主体,自然也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第一,心理原因作祟。物质生活不断充裕的今天,大学生拥有更多可供自我支配的资金,加之违规电器价格普遍较低,于是学生们在违规电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就更加具有自主性以及不可控性。而学生们普遍抱有侥幸心理与盲从心理,并且是非观价值观摇摆不定,常常忽略问题的严重性,导致使用违禁电器的现象屡禁不止。更有甚者,对学院学校的三令五申以及规章制度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这种行为不但害人害己,更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还进一步滋长了不正之风,应严厉禁止。第二,生活习惯使然。大学都采取学生强制住宿制度。许多同学习惯了家中舒适安逸的个人生活,一时间很难适应群体生活。并且对学校食堂和公共澡堂也产生了诸多的不适,为追求更高品质及更为舒适的生活,铤而走险。尽管其情可悯,但无规矩,不方圆,在规章制度以及严峻后果面前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学校承担对学生保护和监管的职责,自然也对查处违禁电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校的检查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未大力度的切实实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禁检查也总是在知会学生之后,于是收效甚微也不足为奇。与此同时,对待违禁学生的惩罚力度较轻,往往以警告了结。这样的惩处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助长学生产生轻视、无所谓的态度。
另外,校园超市出售违禁电器以及其互补品也为违禁电器的使用提供了温床。
知其症,方能对症下药。要想使用违禁电器的行为彻底杜绝必须要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执行方可。
学生与学校应双管齐下,全面配合。
作为学生,第一,应该时刻谨记教训,端正态度,严格遵守学院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心所役,只有从根本上医治才能药到病除。第二,应该主动承担起监管他人的义务,相互监督,并积极举报违禁行为,配合与支持学校的检查工作。第三,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努力适应校园生活。
学校方面应该针对违禁电器使用问题建立健全教育监督管理制度。第一,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绘制展板,普及安全教育知识。“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宣传教育也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同学们定会从中受益,并树立起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第二,加大检查力度。从之前的定期检查转变为不定期抽查与突击检查,并且将违禁电器使用情况纳入德育分考察范围内。第三,加大惩处力度。面对被搜查出的具有违禁行为的同学应该严厉处罚,不能手下留情。一方面可以表明学校的查处决心、彰显规章制度的不可侵犯性,另一方面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这样看似无情却最深情的方法最终也会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另外,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超市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违禁电器流入宿舍。
危险的存在并不可怕,而无视危险才是最可怕的。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我们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防微杜渐,如果坐视不管任由其发展,等到惨祸酿成的一天再亡羊补牢,就为时已晚了。
泰戈尔曾说:“聪明的人警告我说,生命只是一颗荷叶上的露珠”。美好而又脆弱的生命,人人都应该敬畏与珍惜,否则生命必如昙花一现,芳华转瞬即逝。
唱响安全主旋律,谱写时代新篇章。拒绝违禁电器,你我同在!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