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周蕊:我们的明天

发布日期:2015-05-22    浏览次数: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周蕊:我们的明天

周蕊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2014级

用铅笔仔细描绘出 纸上的我们 框框里 好多等待填空的人生 却又怕说好的未来 失了真 于是盖上课本 但却还是溢出了几行 横着走的 青春

——《横着走的青春》

依旧是清早的六点,充足的睡眠让我精神饱满,看着这个呆了将近一年的校园,回想初次见到时它的陌生与新鲜感,让我对大学的生活充满的了向往,也许是心态发生改变。小学校园的无忧无虑,初中校园的朝气蓬勃,高中校园的伤春悲秋,却都没有给我感同身受。似乎是这个世界本就没有感同身受吧。但是想想我们的明天,却又觉得温暖而美好,青春真正的含义也在于此吧,无需太多的大道理,却总能给予人力量。哪怕全世界都在沉睡,唯有我一个人清醒着,站在山岗上,用尽全力的呼喊,最初的梦想。

我们识字在校园,懂事也是从校园开始的。小时候,老师家长们总会教导说:“不能乱闯红灯!要走斑马线!不要拿陌生人的东西!”现在想起来也真是哭笑不得,也许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傻傻的岁月。可是呢,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貌身高发生了变化,可是所作所为却越来越退化。我们开始不遵守交通规则,开始打架斗殴,甚至挥舞凶器面对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校园的安全问题已经已经不容忽视,它甚至是一颗潜伏依旧等待爆发的炸弹,一旦引爆,威慑力十足。

校园安全涉及到我们在校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但是最为可恶的是打架斗殴以及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当前,同学们中相继出现了不少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

最近一直在阅读《大学生安全必读》,每一个案例都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关于大学生打架斗殴,受人利用与诱骗,吸食毒品,参加邪教组织,等等这类问题因为在校大学生心智脑力的不成熟,以至于自己走错了路。有些路是可以回头的,但有的路不是。也许学好需要一辈子,可是学坏仅仅只要一天。

记忆犹深的有这样一个案例说,某高校门口,4名学生被另一学校的7名学生堵截追砍,造成2人被砍伤。而令人不解的是,这7名学生在被送往看守所的路上,仍然有说有笑。

据警方透漏,这起案件的起因,竟是一次小摩擦。胡某在一次聚会中,遇到另一职业学校的学生徐某,两人发生口角后,胡某用脚踹了徐某一下,后被众人及时制止。徐某临走前曾对胡某说;“你等着,一定要给你颜色瞧瞧。”某日,胡某和三名同学准备出校门吃饭,被徐某等人堵在校门口,不由分说,追上去就刀砍棍砸。其中一名同学在逃跑过程中,不幸后背被砍了一刀,当即趴在地上。另一名在逃跑过程中,左手无名指、中指第三指节被砍断。得知孩子被刑拘的消息后,有几位家长也来到派出所。一位母亲看着铁窗里戴着手拷的儿子大哭起来,嘴里念叨着:“孩子太小了,怎么会这样啊。”而母亲的哭声并没有让儿子感到内疚,在被送往看守所的路上,他们在警车中仍然相互交谈,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

所以我不禁深思,人的价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这种认可和尊重,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中,出现小摩擦、小矛盾是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为此大动肝火,而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作为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难免会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心智的不成熟,而过早的断送了自己的美丽青春,面对亲人的眼泪、他人的劝导,表现出来跟他们的年龄很不匹配的无所谓的态度,实际上是在掩饰其内心的发虚。相信他们在真正面对残酷的现实之后,会在内心生出发出“冲动是魔鬼”的叹息。

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时钟滴答滴答的走着,晨跑的时间到了,清晨的微风送来了丁香花与槐花的清香,空中飞舞的柳絮也越来越轻扬,抽出新芽的嫩绿色柳枝随风摆动,我们迎着风,青春肆意张扬有美好,大家都迈出整齐的步伐奔向广阔的蓝天,美好的你美好的我,美好的生活从自身的文明开始,成功的未来由生命的安全起步。谨记:人走灯灭风扇停,窗关锁落牢记心。

我还是会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栅栏和冬天的雪花,我们的明天,终将会抵达。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有一个校园,永远平安向上。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