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征文 付国荣:平安校园,从我做起

发布日期:2015-05-25    浏览次数:

经济管理学院征文 付国荣:平安校园,从我做起

付国荣 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

校园,是青年学子的海洋,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探索者的天地。校园本该是宁静的、安全的,但这种宁静却被打破,而致使这种宁静被打破的人恰恰就是我们自己。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它关系到我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老师们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因此,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是每个人的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高校校园由封闭、半封闭转为开放,高校与社会的互动越来越多, 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也不断增多,不稳定的安全隐患随之增多。并且由于随着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校生大幅增长,社会化不断提升,给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带来空前的挑战,学生自杀、公寓失火、宿舍盗窃、食物中毒、校园暴 力等高校校园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成为影响高校校园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

教书育人必然是学校工作的重点。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首先就要创建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由此看来,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校园安全破坏事件屡见不鲜,校园安全涉及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火险、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青大学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避免学校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安全教育措施,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其实,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学习安全防卫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必须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学校要经常向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离不开我们全校的任何一个人。让我们从校园做起,让我们每一名师生从自身做起。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其生活学习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犯罪方面的问题、以及大学生住宿、交通的安全问题。那么为了更有效的解决这些安全问题,首先应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其次,建立安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我觉得高校还应开设安全公共课应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进教育观念、进教学计划、进课堂。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以往各高校一般都采用开专题讲座,利用广播、电视、橱窗、版报等形式来进行宣传。毫无疑问,这些做法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系统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安全知识课显得十分必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各高校应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列入教育计划,安排教学课时,提供师资、教材保证。对大学生进行校内安全、校外安全、活动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以及自然灾害防范等进行教育。在管理上,可以等同于入学教育、军训教育而给予学分。通过多方面的制度落实,措施到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还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安全辅导一般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思想和行为的盲动性较为突出,受外界的刺激或发生冲突时,很难控制情绪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从而导致违法违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国14所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多于社会同龄人,患有心理障碍者一直在呈上升趋势,如不加以积极疏导,极有可能造成种种安全问题。为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体积教育、性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通过积极疏导,早日化解其心理危险因素,对提高大学生正确认识与调节自我能力和提高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大有益处。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既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安全保证措施,也是为国家培养较高安全素质人才的战略行动。因此,高校应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关注安全、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并能够达到由关爱自己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全人类的境界。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和谐发展得到了保障,高校才能最终实现育人的目标。

另外,学校要实施在校互联网信息的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加强监管措施,抵制各种要害信息对学生的侵蚀。要切实筑起一道防淫秽、迷信、反动信息等的“防火墙”。除此之外,学校要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盗窃、敲诈、强窃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校内还要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实施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严禁可疑人员夜间闯入校园。

平安校园,从你我身边做起。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