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亚兰 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
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校园安全最主要的内容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老师的人身安全。它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老师们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校园安全以人为本,首先从宣传教育做起。关注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的前提与保障。要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宣传栏、广播、墙报,让学生投稿、编撰,在活动中培育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开讲座、播专题影片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传授各种自救措施,如火中自救、触电救护、饮食中毒抢救,特别是遇到犯罪行为如何处理以及消防知识等,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推行“安全教育周”,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举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以及安全主题的作文竞赛;组织教师为校园安全工作进言献策,并对有价值、有创意建议予以奖励;组织学生为校园安全拟警示语。校园安全以人为本,注重校园安全的制度化,以制度促安全习惯的养成。把以人为本抓安全的理念施诸于学校生活的每一时段,贯穿于怀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在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是我们每位师生的共同心愿,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过一种太平、祥和、安全的日子呢!作为教师,希望自己平平安安工作;作为学生,希望自己高高兴兴上学,快快乐乐回家。校园,是求知者的天堂,是探索者的乐园。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这不仅是每位同学的心愿,也是每位家长、全社会的心声。
健康的体魄是健康发展的保障,我们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健康,还需要心理、习惯、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创造平安校园,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上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体育运动懂得科学健身;用电用火不要粗心大意;外出旅游注意身物安全;购买食品注意卫生,饮食讲究良好习惯;防病禁毒时刻提防;助人为乐、热爱生活;生活有序,提高效率;克服困难,积极进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学习生活正常秩序。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思想。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这就要求全校师生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意识,人人加强自我约束,做到人人创平安,时时创平安,处处创平安,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和谐铸就平安校园,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和谐是一种默契,一片爱心,一道靓丽的风景,一股力量的源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谐是一种默契。我们只有做到了平安,才能有和谐校园。“清晨进校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这句话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遵守。上课时,我们要做到安安静静地听讲,要将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消化,使它们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老师批评时我们不能与老师顶嘴,要认真地听取老师的教诲;如果老师误会了你不要当场顶撞老师,要找合适的机会向老师提出来。如果你想回答问题就应安安静静地坐在那,等老师提问你后你再站起来回答,不能因为老师一次没有喊你就生老师的气,从此以后再也不回答问题;如果你还没有想好答案就被老师叫起来,不能在座位上磨磨蹭蹭地想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结果不仅浪费了大家宝贵的学习时间,你也会感到羞愧,下面的同学也不能在下面小声地提示,要等别人说完再举手,这样才能体现出你对老师的尊重以及你的礼貌。课堂下,我们不应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而且要提前准备好下一节要用的书,以免上课铃一响你又忙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结果浪费了时间,你也有可能受罚。如果上面的你都做到了,那么你就做到了和谐。
平安与和谐是相辅相成的,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拥有平安和谐的美丽校园。在我们学校,关于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也经常展开,在学校开展的火灾演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学们认真地对待,让我们离危害又远了一段距离,为我们在校园中无忧无虑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拥有花样年华,拥有美好的未来,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安全”这一基础上,都需要我们时刻警惕隐患,防范危险事故。
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而安全意识是从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平安校园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园的起点是每一位同学的维护,每一位同学平安!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每天平平安安到校,高高兴兴回家,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安全之花!知识校园,我们受益一生,平安校园,我们回味一生。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