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
文化之于民族,正如血液之于肉体。文化涉及到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形成的思维模式”。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校园文化是校园的总体状况的一个反映,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了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因而努力强化大学生文化安全理念不仅有助于维护校园稳定,而且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下驻足于菁菁校园的学子,是祖国的未来,因而进一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与自身发展、社会进步协调一致是极为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当代学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同时,隶属于公共安全文化范畴的校园安全文化也具有时代性、人本性、实践性、多样性和可塑性。因而我们要注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如此校园才可以稳定,师生的学习环境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营造安全氛围,创建校园安全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校园文化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以校风、班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个高度的观念形态,即校园精神文化,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毋庸置疑,在安全文化盛行的校园中,师生的人身安全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本身就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同时,贯穿于校园的安全设施、安全制度和活动中“以生为本”的理念,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也较为被学生接受。建立好的指导思想,有助于维护校园安定团结。校园文化对同学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安全意识深深扎根在全校师生的脑海中时,平安校园建设就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安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校园安全文化是我们共同营造的,若能够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定会进一步促进新型师生关系良好发展。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处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该如何建设呢?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安全意识,即坚决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吸收西方文化,自觉抵制邪教涉入。其次,就实施建设而言,应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制度,通过多方媒介展开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并行,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建设共同的安全观。
总之,高校安全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外现体系。因此,我们要重点关注,及时指正,树立人人重安全,事事关注安全,让校园安全文化之花在整个校园开放。
(编校:张新民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