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征文:哈文静 创建平安校园,展望美好未来

发布日期:2015-05-20    浏览次数:

经济管理学院征文:哈文静 创建平安校园,展望美好未来

哈文静 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

随着高校办学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给学校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 学校已经从封闭式转化为开放和半开放式的小社会, 办学形式更是趋向多样化, 加上高校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学校中潜藏着诸多不安全因素, 打架斗殴、盗窃、诈骗、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死亡事件等时有发生。在我们所有人向往的象牙塔里却时常发生着这些危害到我们人身安全的事情,这无疑是令很多人都痛心疾首的事情。我们满心欢喜,带着无数的憧憬走进大学校园,谁都不会想到会是这样结局。从复旦大学投毒案,到广西某艺术院校亚硝酸盐事件,桩桩件件无不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所以平安校园的创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我们一切生活学习的基础。

高校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下面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高校的自身因素, 1.忽视安全教育。所谓安全教育, 就是针对突发性事件、灾难性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 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2004 年2 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马家爵杀死四名同学一案,值得我们深思。2.矛盾突出, 资源紧张。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 不少学校的学生人数倍增, 而学校的资源有限, 所以在治安、防火、交通等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隐患。3.学校安全管理不周全。某些高校的领导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未落实,各主管部门的责任区分不明确。

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 经济条件形成了学生的自卑心理。当这种自卑心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会像洪水一样泛滥成灾, 造成学生的伤害事件或自杀事件。以2004 年春天在云南大学发生的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为例, 正因为马加爵性格内向, 不善言辞交往, 多疑, 对别人总是抱有一种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以致酿成大祸。2.他人心理因素而造成高校学生的安全事故。高校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准社会的一个缩影, 尤其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十足的社会气息, 大学生也逐渐地与社会上的人没有本质的区别。有些学生尤其是那些出身富家或干部家庭, 他的条件优越, 家庭背景好, 很容易产生优越感,轻视他人, 这些学生的心理极易伤害那些有自卑心理特别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的自尊心, 当这种伤害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让人心痛的事件发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过大, 使诸多学生的心理承受不住。自2001 年国家高等教育实行扩招以来, 大学生逐步失去了以往的“天之骄子”的地位, 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的要求高, 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使许多人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出现安全事故。例如, 2005 年石家庄某高校学生因竞聘未果而绝望地从30 层楼上纵身跳下。其实, 每年尤其是近几年高校学生因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杀的又何止是一个两个。据不完全统计, 仅2004 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就有6000 起之多, 死亡人数多达4000 人。

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痛心疾首的案例令我们思考,令个人,令学校,令社会进行深刻的反思。其实,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并非无能为力,我们依然可以做一些事情,防患于未然,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甚至是杜绝这类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措施:

加大宣传,培养大学校园的个人的自我安全防患意识。哲学家曾有言:“人生最难的是了解自己”。任何外在的管理,说教在一定程度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个人对自己的了解都不够,故而只能做到旁观者清。一旦事情涉及到自己,很多时候就难于面对了。所以大学管理在安全知识宣传上应该更注重对每个人的安全防患意识觉醒的引导。例如开展安全各种防范主题班会团活动社团活动、进行各类安全知识竞赛、举办安全防患话剧表演等,引导广大师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的觉醒,从而为校园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善规章制定,化他律为自律。大学管理层及广大师生应树立这样的一个观念:健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其他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须前提。制度与自由并不是天生对立的。合理人性化的规章制度范围内的自由更能得到保障。在这一领域,各高校管理方应积极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全员参与,大众认可,使制度成为共同的行为活动准则。如是方法,能很好的化他律为自律,从而为校园管理带来更好的保障。

培训专业人员,落实责任负责制。在大学校园安全防患上,应加大对各种专业人员的引进与技术培训,责任包干,分工负责,统一调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使用专用人员,化热闹为门道,将安全隐患消弭在萌芽状态。

加大与社会各界合作力度,共同应对各种安全事故。大学校园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场所,大学时期也是一个由校园向社会过渡的时期。由于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缘由并不仅仅来源于校园,故而在处理上,学校应加强与家庭、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的合作力度,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各种危机。

加强心理疏导,矫正心理异变。心理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里面。心理的异变往往是很多安全事故发生的至为关键的一环。所以大学在管理上应该加大对广大师生的心理问题的疏导,矫正心理异变,使各种安全事故自我消弭。

总之,大学时期是人生历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成长时期。也是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时期。了解各种安全隐患,处理各种安全事故,不论是对于大学学校、大学师生、社会都极为重要。希望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尽量消弭各种安全隐患,将大学真正打造成为一个读书的圣殿。让大学这座象牙塔真正成为平安的圣地,让每一位学子在这里展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