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征文 周美琳 :《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5-05-06    浏览次数:

人文学院征文 周美琳 :《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读后感

周美琳 人文学院2014级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我深感高校安全稳定对于我们的重要性。首先,这种安全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关乎我们的学习环境,甚至关乎我们的未来。学校怎样才能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和一个连接生活和安全的纽带呢?这本《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处事,它针对我校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观念,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我们通过这本书纠正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许以前的我们是自私的,也许以前的我们是幼稚的,但是在这本书的教导下,我们明白了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一群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学校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事情。在维护自己利益和安全的同时,把别人的安全也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损人利己,不见利忘义,这是一个大学生毕生学习的功课。

《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一共十一章,从介绍宁夏大学校园基本情况到我校学生面临的一些安全隐患以及我校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看法,书中列举了一些案例,并且对这些案例进行了分析,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危害。作为宁夏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使这些危害最小化?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第四章和第九章:文化安全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

一. 文化安全知识

邪教文化就像魔鬼,它的魔爪伸向高校师生,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摧毁我们的身体,有时甚至会剥夺我们的生命。邪教动摇了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严重损害了信徒的财产权利。

“大学生文化安全知识是指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体系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大学生思想观念、社会生存方式、语言符号系统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校园内外的有害文化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与自身发展、社会进步协调一致的文化体系。”读到这段话,我的感触就是文化安全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个物质和思想兼并的社会体系中,我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思想境界往往高于物质。文化是这种境界的一种提升,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我们应该批判吸收西方文化,认清邪教组织的邪恶本质,自觉抵制腐朽文化。

二.交通安全知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内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校园道路建设、校园交通管理又滞后于高校的发展。一般校园道路比较狭窄、交叉路口没有信号灯管制,校园内人员居住集中,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学生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我们现在都习惯一边听歌一边走路看书,心不在焉,容易发生碰撞事件。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我们正处在青春活泼、精力旺盛的时段,在路上走走跳跳、嬉戏打闹、在路上玩球,这些行为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还有的同学爱骑“飞车”,在校园里为了表现自己的车技,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不惜与汽车比快慢,随之埋下了祸根。

大学生在校园外也时常发生交通事故。比如横穿马路,乘坐交通工具时就很容易发生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沉重又深刻的。

对于高校发生交通事故,我在《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中学到了很多预防经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在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走。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等车停稳后上车,不急不抢。

在现实中我们遇到事故不要慌张,要及时报警,保护现场,控制肇事者。表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风范。

生命是可贵的。况且在我们有生之年,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对自己、父母、国家最好的礼物。我们对于安全的概念不是只停留在文化安全和交通安全上,我们关注的是更多有利于我们发展和生存的问题。就如我刚开始所讲的,这本书给予我们的也许就是整个世界。生命又是无情的,在灾难面前的我们是如此脆弱。读一本好书,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在沐浴阳光。

所以,让我们在《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中关注安全,关注生命,关注美好的明天!

(编校:张新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