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阿米娜” ——音乐学院教授赵兰小记

发布日期:2009-10-01    浏览次数:

2005年教师音乐会上,音乐系副教授赵兰老师演唱了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歌剧《梦游女》中“阿米娜”的咏叹调《啊,满园鲜花之凋零》,早已年过不惑的她唱出了漂亮hiF,着实让我吃惊。作为19世纪意大利的歌剧作曲家,贝利尼的作品算是难度技巧最高一类的了,华丽与炫技是其作品的典型风格,演唱贝利尼的歌剧需要很高的技巧,赵老师不仅能很好地驾驭,而且演唱时把少女那种天真与烂漫表现得栩栩如生,让人感觉到像是一个活脱脱的“阿米娜”。

赵老师曾是专职的声乐演员。15岁时便登台表演。曾多次代表宁夏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独唱、重唱汇演及民族唱法调演等艺术活动。而真正从事声乐教学已是1990年的事了。

改行后的赵老师可吃尽了苦头。从专业演员进入教学领域,赵老师进行了苦苦的摸索,边学边教,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声乐教学是一门示范性非常强的学科,老师就是一块“模板”,只有老师自身功夫到家才能给予学生更加正确的指导。而为了完善自己,赵老师重返北京,到中国音乐学院的自费学习。

从1997年到1998年间,年逾不惑的赵老师在中国音乐学院拜师学艺,学习民族唱法和中国艺术歌曲的处理,她每周星期五坐火车去北京,下车便直奔老师家,上完课后立即赶回银川,以便不耽误教学,这样紧张的生活持续了半年之久。回忆起往事,赵老师觉得很充实,她惟一的遗憾就是对丈夫和儿子亏欠太多 ,然而为了艺术,她甘于奉献。如今一有机会,赵老师仍不忘给自己“充电”,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魏源先生曾说:“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我想,这就是赵老师追求的价值所在吧!老师只有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像源源不断地给予学生以知识的营养。

谈及教学,赵老师认为,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才能步入正常的教学轨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进校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取得良好的成绩十分不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有许多是“新手上路”。培养自信心对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有至关重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认为声乐课不仅仅是教学生唱歌,而更应给予学生以关爱,让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对声乐学习保持信心和兴趣。

同时,赵老师还十分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如教育家亚美路所言,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赵老师要求学生要有“气息如流水轻盈流动”的意识,注重对声音美感的辨别,从平时就应注重舞台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丰富自己的表演经验,做到临场不慌。另外,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精心的分析作品的内涵,查阅资料,深入思考,并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解。这样,歌唱者才能在演唱时声情并茂,打动人心。

赵老师在声乐教学上成绩显著。除此之外,她尤其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区内外各类声乐比赛。她与其他声乐老师齐心协力,一起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为学校挣得了荣誉。2002年,女生小合唱《摘枸杞》获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三等奖,2003年2月指导学生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声乐、器乐、舞蹈大赛”中获金奖,2005年6月指导学生参加“中国西部花儿”大赛获金奖,2005年9月指导学生参加北京举行的“全国大学生展演”获声乐类专业组二等奖……而曾是专业的演员赵老师依然“宝刀不老”,英气不减当年:2002年5月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中国西部歌手”大赛获专业组银奖,所唱歌曲《宁夏好地方》、《我爱这川里的牡丹》被中国唱片公司收录并在全国发行。另外,赵老师教学时善于钻研和总结,经过多年积累,她编著的《中国西部经典高级声乐教材》也出炉了,这本沉甸甸的声乐著作,凝聚了赵老师多年的心血。

宋人《颜氏家训.勉学》云:“夫学者,犹如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这里的“玩”是观赏;“登”指收成。所谓春华秋实,比喻一个人的文章和德行,有时也指学问和品德的关系。

其实,在我看来,德艺双馨的赵老师不仅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师者,而且还是舞台上那个形象的“阿米娜”。

(作者系音乐学院2002级学生)

编校 李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