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宿舍,集中了人生中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阳光般的微笑,青春的面庞,挺拔的身姿,幽默的谈吐,他们无私而坚定的脊梁共同为室友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他们的肩膀,撑起的是一份室友情。他们的后背,背起的是一份生命的感动。他们的不懈坚持与无私付出承载着生命的重量,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谱写着青春岁月的动人歌谣,诠释着铭刻在当代大学生心中不可磨灭的价值追求。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08级行政管理专业(2)班李进福、张志博、马渊博、马少波、冯占国和郝杰是亲如兄弟的舍友。住在这个宿舍的李进福在12岁时不幸患上了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到了大学后,由于病情不断恶化,基本上需要别人的照顾才能正常生活。命运也总宽容,让李进福遇上了几个无时无刻都关心爱护他的好兄弟。近四年来,一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无论是身边细微的小事,还是病痛的折磨,他们都一起走过,用微笑和汗水浇灌着彼此的心灵,用真情和无私感动着用爱交汇的宝贵青春。
不是兄弟 胜似兄弟
也许他们早已记不得有多少个清晨扶李进福起床、穿衣,记不得多少次为李进福系鞋带,记不得多少次把李进福从轮椅抱到床上,记不得多少次为李进福洗衣、打饭,记不得多少个寒冬酷暑背着李进福去上课……他们每天像照顾自己一样照顾李进福。在他们看来,照顾病友,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什么特别。他们照顾李进福从不分工,从不安排值日,如果一个人有事,其他几个就主动照顾李进福。无论他们自己有多大的事,再急的事。李进福的身边总是少不了舍友的关怀和照顾。
每天起床后,舍友们都要比其他同学提前洗漱,帮李进福起床,为他穿上衣服,帮他洗脸涮牙,为他买早餐。出宿舍楼时,要下几个台阶,先由一个舍友背着李进福下台阶,另外两个则帮他把笨重的轮椅抬下来。然后齐心协力把李进福慢慢地扶在轮椅上坐好。2010年,政法学院从南校区搬到了北校区,宿舍楼和上课的教室距离变得更远了。学校为方便李进福的学习和生活,特地为他配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尽管如此,要走到教室还要爬很多楼梯,还有很多路要走。但舍友们并不觉得这是困难,无论教室在几楼,无论上课的人潮多么拥挤,他们都轮流背着李进福,从未缺过一堂课。
秋去冬来,周而复始。在宁大校园里,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下课后,李进福再由舍友们送回宿舍,帮他打饭、提开水。特别是冬天,开水用的多,一个人就要拎着五六个沉甸甸的暖壶走回宿舍。他们每天帮李进福洗脚,从不间断,为的是促进血液循环,还给李进福按摩腿部,还不时询问李进福感觉身体怎么样,如果出现异常马上就告知辅导员。半夜,如果李进福要起来,舍友总是从床上爬起来,帮李进福起身,每天如此。但他们并不觉得辛苦,他们说:“照顾进福就像照顾我们自己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很自然。”
平日里照顾李进福最多的是张志博,他们也是最要好的朋友。大家都说:“他俩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因为亲兄弟也不会每天背着来背着去。”每天清晨总能看到张志博骑着电动自行车载着李进福去上课,一路上两人说着笑着。到了教学楼,张志博便搀扶着李进福上楼梯,虽然仅仅只有三个楼梯,但对李进福来说却很困难。张志博索性就背着李进福出入教学楼,而这一坚持便是四年!当记者问他是否会觉得这样做很辛苦,有没有想过放弃时,张志博纯朴地笑着说:“我从来没想过那些,就只知道他是我的舍友,是我的好兄弟,我应该照顾他。”
因为有爱支撑
采访时,李进福告诉记者:“有时候自己也想过放弃,但是一想起父母和这帮好兄弟,我就觉得要坚持,要坚强的活下去,完成学业,不能对不起他们。”
他们的宿舍总是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氛,他们互相用家乡话开着玩笑,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冷笑话,谈理想不谈梦想,有时还会出去放松一下。看得出,他们之间没有距离,就像亲人一样。
一位舍友说:“读大一时,知道自己的宿舍和别人的宿舍有点不一样,但我们只想着怎么去帮忙,从没想过这样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也正是这份无私的爱和彼此的互相理解,让他们度过了大学第一年的寒冬。
起初,李进福少言寡语,性格内向。舍友们觉得,他可能经历的苦难比常人多,内心比较敏感脆弱,还会有一点自卑,所以才不主动融入他们。于是他们在李进福面前都从不提与运动有关的任何词汇,甚至有时 “走”、“跑”这样的话还未说出口就又咽了回去。也正是舍友们这样点点滴滴而又不失尊重的关怀,鼓励着李进福,让他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找回了自我。
李进福总是尽可能的独立自主,尽量减少对舍友的麻烦。一次李进福不慎在厕所摔倒,努力了很多次都没有爬起来,李进福很难为情地准备给舍友打电话。当时张志博见他出去时间长,担心出什么事,赶紧和同学跑去厕所。他们把满身脏污的李进福从地上抱起来,七手八脚地抬回宿舍。 “你不能走不要紧,我们就是你的腿。”他们这样对李进福说。“那一刻,看着他们为我弄脏了衣服,我感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止不住泪流满面。”李进福说,这是他最难忘的一幕,让他铭记一辈子,他感谢这帮兄弟,正是由于他们,他才有勇气和毅力像正常人一样念大学,活得更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虽然这个宿舍的困难多,但他们收获的快乐却丝毫没有减少,反而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比别人更多的爱与幸福。
“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着”
在李进福病重时,班长组织了一个班会,这个会议只有一个缺席者,就是李进福。大家商量好瞒着他,让他好好养病。当时开会的气氛很沉重,大家都很压抑,因为李进福这一次病情恶化。几个女生眼里含着泪花,但又强忍着不让掉下。虽然班里的同学都很想帮助李进福,但大家能力确实有限,那昂贵的医药费怎么筹集啊?这时,政法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捐款,虽然五六千元的爱心捐助对重病的李进福只是杯水车薪,却解决了燃眉之急。
班上的同学都十分关心李进福,经常推着他去散步,逛公园,聊天,唱歌,让他保持愉快的心情。宁夏大学从校领导到各职能部门,对这一特殊困难学生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关心、资助和照顾。宁夏大学在李进福刚一入校时就把他安排到了一楼宿舍,以方便他学习生活。并且学院先后为李进福提供了16200元的资助。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李进福家里的困难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妥善安排。
四年的光阴,李志博和他的室友们,风雨无阻,寒暑秋冬,从未懈怠。这个温暖人心的宿舍和这群朴实可爱的舍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阳光、青春的大学生形象,更是那份无私真诚的大爱,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被温暖包围。他们这种不是亲情却超越亲情的关怀,不是亲兄弟却胜过亲兄弟的舍友情,让我们感受到大爱的力量。他们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向人们展示了大学生优秀群体形象,是千千万万大学生的学习楷模。宁大214寝室里发生的故事,感动了校园,感动了宁夏,感动了中国,区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网络跟帖和评论纷至沓来。一股汹涌的爱的潮流,涌动在塞外的宁大校园。(宁夏大学报记者张新民 蒋甜 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