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微风吹来丝丝凉意。新落成的文科大楼在校园中巍然挺立,带着紧张与向往,我采访了“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获得者——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董小焕老师。初次见面是在她的办公室,我环视了这间房子,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柜,还有一个简单的沙发,办公室虽简洁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在她的热情招呼中,采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开始了。
“董老师,您能把这次获奖项目《本科生的导师制的实施——以宁夏大学为例》的主要内容向我们介绍一下吗?”我问道。董老师微笑着说:“这个课题是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着手实施的。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做了认真的动员工作,从学院领导、各科教师再到学生,思想上高度统一,并且营造了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我们结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并大胆进行了创新,采用给本科生分配导师的方式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实行有重点有主题有目的指导。通过一个导师带几个本科生的形式来展开教学活动,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也充实了大学生的生活。”
“学生在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如何呢?”我问。“学生都能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并且虚心接受教导,这种互动交流是建立在有组织、有领导以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为纽带的基础之上的。另外,该项目还有严格的监控机制,我们采取无记名的形式定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老师给与奖励。近几年,该项目还在农学院、政法学院、物电学院等院系进行推广,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此项成果凝聚了您和何永隽、赵明、高丽萍、黄锐诚等老师的心血,在成功的背后,你是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的?”我问道。董老师温柔地说道:“任何创新在它的初期阶段都会面临各种阻力,我们的科研项目也不例外。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繁琐’。从05年至今,我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调研工作,而且这些工作细小琐碎,又必须认认真真地完成。比如动员老师、学生积极参加,与老师、学生搞好沟通。可以说是凝聚了全院上下许多人的辛勤付出。最让我感动的是学院的一些老师,本身工作量就很大,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工作,并且要求增加本科生指导的名额。学生也非常积极,他们在学习上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积极完成作业。随着该项目的不断发展,老师与学生之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而是形成了一场以感情为纽带的交流。在平凡中,我们感觉到了快乐。”董老师让我觉得她是那么坚强与乐观,瘦小的身躯书写着不屈征程,在平凡中体验着幸福。
“我知道您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很注重科研,已经发表了20多篇论文,主持各类课题10余项,多次获得宁夏大学和自治区教学成果奖,您是怎样看待这些奖项的﹖”董老师谦虚地说:“从教几十年了,在同事眼中我是一个从容淡定的人。获得的这个奖项是大家集体努力的结果,是我们这个团队对宁夏地区的教育教学做出的一点贡献而已,同时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也给与指导,我觉得做人应该冷静、沉稳的看待荣誉,才会在平凡中不断获得幸福。”此刻她脸上的表情告诉我,她已经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点点滴滴……
“董老师,您在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平时有什么爱好吗?”我问。“我非常喜欢锻炼,尤其是跑步、打羽毛球,每周至少打两次羽毛球。旅游也是一种喜欢的生活方式,这样也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董老师是一个生活有规律、工作有效率的人,从她平实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幸福。一个乐于在平凡中收集幸福的人是最热爱生活的人,她爱教育事业,爱生活,在平凡中默默奉献青春来成就自己的价值。
“您是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师长,很想了解您是怎样要求我们的? ”我问道。“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在讲课过程中,我一般只讲重点问题,大部分要求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通过他们的实践去获取更多的知识。生活中,我要求学生要学会自立,并鼓励他们去做兼职。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尝试着自食其力,用自己的知识去回报社会。俗话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做人就应该这样。”董老师的耐心让我感动了很久,她已经习惯了满足平凡的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独自陶醉,感受美好。
采访虽然结束了,但是董老师的音容笑貌依旧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窗外的暮色渐近,雾色已起,我依旧陶醉在感想中不能自拔。走出文科大楼,展现在眼前的便是这“塞上江南”冬日的黄昏了,所有的云霞聚在了西边的天空,正要为那轮血红的残阳谢幕,远处的树林也隐隐约约笼罩在轻纱般的薄雾中。而董老师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她就是那搏海的扁舟,在风浪中幸福的前行。岁月带走了她的青春,而她却向岁月讨回了自己的梦想。 (陈佩 编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