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之师 ——记”师德建设年”先进个人王春秀

发布日期:2009-10-19    浏览次数:

谈及王春秀老师,我顿生崇敬与感激,这情感不仅来自于她深厚的学术造诣,更来自于她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

教书育人,王老师一丝不苟。

1986年大学毕业后,王老师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主讲过《数控技术及编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现代制造系统》等课程,一向严谨治学的她1997年获自治区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1年《数控技术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被评为校“优秀女职工”,2002-2003年连获宁夏大学“教学质量奖”;2004年获宁夏大学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同年《推进数控技术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数控人才》获宁夏大学教学二等奖,近几年来,共发表科技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十篇,主持、参加自治区级课题6项,校级5项。

在采访中,当我问到关于教学方面的问题时,一向笑容可掬的王老师变得非常认真。她说“三尺讲台”在教育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每一位教师可以“从自己做起”的舞台,而怎样才能站好讲台,搞好教学,王老师有着她自己独道的见解——

站好讲台的前提是全心投入,精心设计。

上课是个良心活。我讲四年级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已有十多年了,每次讲课总还得琢磨一番,为什么?因为情况不会一成不变,迫使我的讲法要主动适应,如班级学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方法、教学理念等变化都会影响我的课程设计:哪儿宜粗,哪儿详细,哪儿需要重复,哪儿需要归纳总结,哪儿要用例子解释,哪个该讨论、提问启发,甚至板书的布置都需要精心设计。

站好讲台的关键——把握内容,提高学术造诣。

讲好一门课,还要做有关的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我始终记住:学过的不等于掌握的,懂不一定彻底通,自己明白未必能让学生清楚,正如前人说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多看几本书,多做题,多实践,扩充领域知识,再学习,再充实自己,再上讲台,凭一本书上讲台是不行的,教学既是学问,又是艺术。

作为学院主管日常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王老师很忙,但她总是精力旺盛,活力四射,像夏日的阳光,将满腔的热血倾注于她可爱的学生身上。

课堂上,王老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讲好课程,下课后,王老师更不会清闲,在她的答疑室里,总有许多同学围着她问问题,她对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耐心的解答:哪里需要打剖面线,如何解决机构干涉。但遇到不该犯的错误,她却“严惩不怠”,比如螺栓的标注没有按国家标准,就连剖面线的方向(45度)画的标准与否都不放过。

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他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精神,方法,思路,而且会为她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就连她的风度、行为举止也被我们学习模仿。

每每遇见王老师,她总是热情的与你招呼,不论和谁交往,她从不端架子,总是平和的她让你感觉不到一丁点紧张,记得那次来到她的办公室,发现王老师正在接电话,我还没来得及决定敲门还是离开时,王老师已点头示意让我进去,手顺势指向沙发让我坐。

王老师很注重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她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答疑、评分等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彻底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她常常说,当老师最基本的一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误人子弟,二是为人师表。

这就是王老师,一位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师,她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将她的人格魅力与风范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作者系机械工程学院2003级学生)

编校 李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