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只为学生甜 ——资环学院米文宝、朱志玲、李建华访记

发布日期:2009-10-23    浏览次数:

2005年金秋,又一喜讯传到资源环境学院,由米文宝教授和朱志玲、李建华联合研究的课题《人文地理学课程整合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历时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一直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老师,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花费了多少心血?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走进耕耘者的丰田。

米文宝教授现任资源环境学院院长,他告诉我,选择这个课题并非偶然。首先,人文地理作为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和课程,一直是高校的重点建设课程,但是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人文地理的授课体系在全国并不统一,一些内容与经济地理及旅游地理重复甚至出现空白。针对这一现象,他下决心: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于是,他通过对资源环境学院以及外地大学相关院系的对比考察和分析,确立了一套以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目标的、适合本院学生实际情况的新教学大纲。

新的教学大纲分别从课堂、作业、实习三个方面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打破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选题,让他们搜集、查找、整理资料以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展开论述进而讨论。这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作业,也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模式,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从基础开始训练学生写论文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实践环节则是对课堂和作业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的区域内验证。加强实践,可以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书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作业、实践,三环紧扣,是新大纲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宗旨。

和地理学科专业的学生谈及开设的课程与授课教师时,他们津津乐道的,便有《人文地理》老师朱志玲副教授。朱老师讲课时常常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很容易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很快地融入课堂氛围。此外,我还注意到朱老师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把幻灯片打开以后,她总是走下讲台在学生“堆”里一面和学生观看,一面讲解。讲到陕北窑洞时,从朱老师在网上下载的照片看,窑洞是陷在土里的,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谦虚地询问班里的同学,真正的窑洞是什么样的。课下,我去约她,她竟然问我什么时候有时间。谈及课堂的内容时,朱老师很热心地告诉我,关于民族文化,包括地域、经济、历史演变及习俗等,都是很有意思的,学理科的学生应该文理兼融。

地理科学的同学一开始很不习惯那种“小论文”式的作业,因为要通过烦琐的程序,用大量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然而逐渐地,写论文对他们来说已“得心应手”。这种作业形式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羡慕他们,在平时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思维活跃,基本功扎实。这一切,正是新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随后,我怀着极大的好奇采访了本课题的幕后工作者——李建华老师。李老师所讲授的大部分课程都与计算机软件有关:VB、C语言,多媒体等。正是他过硬的技术使得该课题研究过程中制作课件的特殊任务日趋完美。

米文宝教授独到的见解,扎实的理论功底,成就了课题导航者的风采。朱老师在课堂上的激情、课下的热情是当代青年教师孜孜不倦的动力。李老师是默默的后勤服务者,他用灵巧的双手,把生涩难懂的理论做成层次分明、形象生动的课件。他们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文地理学课程整合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其功能犹如半亩方塘,它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成果,却正是学生的源头活水,天光在水面潋滟,云影在塘上空蒙。采得百花成蜜,辛苦只为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半亩方塘定会源更长,水更清、景更美……

(作者系资环学院2004级学生)

编校 李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