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张宁印象

发布日期:2010-06-22    浏览次数:

在多次预约后,张宁老师接受了我的采访。“是什么影响您成为一名专职学生工作者?”我的提问引起了他的沉思:“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使我有了成就感,我喜欢这个工作。”1994年大学毕业后,张宁老师在农学院园林系任教,兼做园林系辅导员、农学院团委副书记,后任宁夏大学团委副书记、化学化工学党总支副书记。

“做学生工作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张宁老师坦率地说。现在化学化工学院全日制本科生有1300多人,120多名硕士研究生。面对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的宁大,为实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育人目标,怎样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多方面获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给辅导员和学生一种全新的创造性理念。

“学生工作者应该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张宁老师微笑着对我讲述他的管理理念:面对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独生子女、心理问题、贫困、网瘾等问题学生人数增多,学生工作者必须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师、生活导师、专业导师和职业导师。“每一个学生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而在学校他只是普通的千分之一,我们要让千分之一也成为百分之百。”他认为:学生工作者应该主动进入学生班级、学生宿舍,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密切关注他们、爱他们。在他的倡导下,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成为化工学院学生管理的日常工作。仅2008年上半年,张宁老师就亲自与2004级34个问题学生逐个谈心,他曾经与一个心理问题学生谈话二十多次,学生家长感动地说,从小到大,没有谁像张宁老师这么关心孩子。

如何培养化工学院的精英学生也是张宁经常思考的问题。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他的倡导下,化工学院从2006年起连续举办“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学院科技文化艺术节”、“学院学生运动会”,给每一个学生发展和展示的空间。通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化工学院的许多精英学生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做中层干部,“我们必须给优秀学生创造培养的平台,打出宁夏大学化工学院的品牌。”如今,“化工学院学生干部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三届,让学生党员参与学生管理、协助老师管理学生公寓;在学生公寓中实行党员“包片区负责”制、“晚点名”制度;手把手带优秀学生党员参与党支部工作,教会他们熟悉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在学生公寓建立“青春之歌党支部”,由党建带动团建,组织青年志愿者与学校附近的社区开展“手拉手”、送“文化大餐”和义务献血等活动。

面对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张宁副书记这样客观地分析说:“好的教学质量才有好的学生,也才会有高的就业率。学院近年注重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申请成功国家级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乘着这个东风,近两年80%的毕业生能取得化工类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心细的他说:“我统计过,我校毕业生求职时的费用人均超过1千元。”在他的倡导下,“想学生所想,为毕业生提供方便。”成为化工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2006年起,学院积极联系区内外的用人单位,在校内召开化工类专场招聘会,每年都会有超过20家的用人单位到场。化工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张宁老师十几年来,想学生所想,授学生所需,经常与学生交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有他的勤劳和心血,正是他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一届又一届化工学子成为合格人才。

(作者 张腾飞:化工学院09级学生,校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