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客户端:一线调查|聚焦时代特色,淬炼高校思政“金课”

发布日期:2022-05-18    浏览次数: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他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高位推动思政课立体课堂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打造大学生爱听、乐听的思政“金课”是当前高校育人的首要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思政课怎么讲?如何锻造“金牌”思政课教师?

记者调研发现,随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思政课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显著变化,课堂更大了、讲授队伍更大了、取材范围也更大了。

一堂堂“大思政课”,开到了云端课堂、指尖屏上,开到了“民族团结之新”“脱贫攻坚之新”“生态文明之新”所在地,有声有色,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身。

宁夏大学凌云宣讲团全体师生。

延展时空,思政课走进社会大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遵循。

“大思政课”怎么讲,宁夏大学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2021年3月,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联合成立了凌云宣讲团,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凌云学社,从中择优招募本科及硕士学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理论指导和团队管理,以学习好、宣传好“四史”教育为主线,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以青年人的视角,讲好国家民族的大故事、讲好大学生和百姓身边的小故事,增强“青春正能量”。

“这是以大地为纸、实践为笔、能行走的思政课。它摒弃了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以喜闻乐见、更具亲和力的形式,让艰深理论落到学子身边、心间。”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映渊表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面的学问,而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学问,也是研究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发展和解放的学问。我们给学生讲马克思主义,不是讲条条框框的东西,而是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世界、看中国、看自己、看人生、看未来。”

近年来,宁夏大学不遗余力建设大课堂,“大思政课”突破了课堂思政课空间的局限,转向构建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从线下现实社会向线上虚拟社会延伸,从学段思政课向全学段思政课延伸,构建起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课。宁夏大学围绕“大思政课”的创建,已建立国家级、自治区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体系;成立了各级宣讲团,宣讲党的历史、建设成就,最新思想。凌云宣讲团成立至今,有机结合理论高度、实践力度、故事温度和逻辑深度,已为宁夏大学师生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农村、社区累计开展巡回宣讲活动30场,制作推出网络宣讲视频17期,受益群体近1万人次。

记者一线调研发现,宁夏各高校校纷纷抓有效载体、关键群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让思政课堂走入社会大天地,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举措:

 向新走,利用的是新媒体新技术,抓住的是青年学子“网络原住民”的代际特点。佩戴VR眼镜,了解党建知识,同学们有何新的发现?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VR思政体验室”,一套包含VR眼镜、云资源、全景相机的“思政VR”教学产品构建起“红色场馆我来学、我来讲、我来建”三位一体的VR实践教学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图片资料、音视频资料、影视资料为素材,通过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技术,打造了“VR+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教学基地,用VR形式呈现历史,全方位、沉浸式、互动式地体验历史事件,重温革命历史,让思政教育更生动,更鲜活,这些都是传统思政课无法比拟的。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顺和表示:“进入新时代,我们主动做好适应性思政教学,率先建成全区首家‘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拓展课堂理论教学,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思政’建设,全区首家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线上课,与部分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云端互动,教育方式更加多元,各种资源实现共享,智慧马院成效明显,大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分享、‘红色影院’等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实践教育活动,以‘匠心筑梦思政铸魂’为引领,推进思政教学与学生实践相衔接,打造‘致知力行、唯一求真’的文化品牌,构建‘一品四说两衔接’思政教育格局,在校园内‘唱响’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向外去,依靠的是协同力量,青年学子去往社会大天地锤炼意志。宁夏医科大学充分挖掘宁夏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师生走出课堂,走进西吉县将台堡、永宁县闽宁镇等地,教师现场讲课、“网红”书记谢兴昌现场答疑解惑、学生现场谈体会,师生共同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将课堂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化为现场的实地感受和体验,将思政课堂拓展到红色教育基地和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

“‘大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指南针’。”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晓美表示,宁夏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扎根本土办好思政课是北民大一贯的坚持。学校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和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构建具有北民大特色的思政课堂。在各族学子看美丽新宁夏活动中,100多名大学生历时6天先后探访了能体现宁夏“民族团结之新”“脱贫攻坚之新”“生态文明之新”“工业发展之新”和“红色文化之新”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胜街道龙泉村、永宁县闽宁镇、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地,增强了对党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和认同,有效发挥思政社会大课堂作用。

在王兰花志愿者服务中心,王兰花(左一)给北方民族大学青年学子分享志愿服务故事。

强壮队伍,思政课有了教学大团队

要把一门《动物行为学》课上出思政味,该怎么做?

宁夏大学教授魏智清的做法是,以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价值引领,把竞争意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团队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动物行为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我们实践效果显示,这样将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究,也能在能力、科学思维和价值观方面给学生们以更大的启迪。”魏智清说,由他主讲的《动物行为学》已获批立项为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精品项目。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记者走访发现,宁夏一些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思政课有了“引路人”大团队,探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宁夏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发力,共筑协同育人大平台。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联动、协同育人建设机制,通过实施“四个一工程”,设立一批专项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一批示范课程、完善一套评价机制、形成一项教师培训制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已立项建设58门校级课程思政课程,21门课程获批区级“课程思政”精品项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机制,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整体构筑了协同育人大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科学性、系统性‘一体化’育人格局。

宁夏医科大学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各具特色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一支精干的思政课队伍、两个思政名师工作室、一个“概论”课委会、一个共建联盟,推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积极探索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实施了具有宁职特色的课程思政“双百”工程,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开展思政教师与教学单位“课程思政”项目结对共建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持续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优秀教师,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竞赛持续增强课程思政影响力和穿透力。目前,已立项建设110个示范项目、建设10个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评选5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选树4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院系、组织评选出60项课程思政优秀课程标准及典型案例,全方位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随着“大思政”理念的提出和推进,北方民族大学的思政课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任教师的讲解,辅导员和班主任也从不同角度发力,贴近学生生活讲思政。除此之外,北方民族大学积极参与组建各类思政宣讲团,为全校乃至全区思政课程服务:2021年,为期两个月,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共开展宣讲90场次,教师听讲次数达1.1万余人次,帮助教师在思想上补“钙”,理念上充“电”,实践上加“油”,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教师群体全覆盖,形成了北方民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品牌。银川科技学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线上课程思政立体式、网格化的学习、培训、交流与呈现模式,分享课程思政资源,传递思政教育信息,讲好银川故事与闽宁高校协作故事,多角度展示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提升。

课堂更大了、“引路人”更多了……变化不止这些。

思政课取材范围更大了。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时政热点、国家发展、党的建设密切相关。宁夏医科大学在讲授思政课过程中,紧密结合医药卫生行业特点,紧扣‘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的理念,主动邀请援鄂医疗队员线上线下开展讲座,‘以身边的事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据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学刚介绍,宁夏医科大学通过杰出校友进校园、师生同上一堂课、英雄故事我来讲、家乡面貌我来说等活动,主动拓展思政课的教学资源。

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把鲜活的思政课素材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去,这些素材从哪里来呢?宁夏大学给出的答案是,来自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来自党的光辉历史、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是今天思政课教学的思政谱系。思政课还从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英雄无畏逆行的感人事迹中,从脱贫攻坚的答卷中获取生动素材,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思鸿如是说。

宁夏医科大学与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史馆。

答疑解惑,思政课讲出透彻解释力

日益变大的思政课上,当代大学生最想获得的是什么?

理论的解释力。

“有故事,有情怀,有难度,有思想,一堂课下来淋漓尽致,太爽!”在宁夏大学,范映渊开设的思政课非常抢手。学生们的评价是,听范老师的课,让我们体悟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也让我们明晰作为时代新人所承担的责任。

“三尺讲台,万里江山。”范映渊说,教师面对的主体是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宁夏大学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把握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大势,以历史主动和精神主动的气势,直面当前新形势和新任务,认清世界与中国发展的时代大势,把握人类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拓展大空间,培育学生的历史视野、空间视野、实践视野,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所在。

“不论取材范围、发挥空间再怎么大,思政课的主题一定要鲜明、解释力一定要强,才能让思政课不陷入‘只讲故事不讲理论’‘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怪圈。”采访中,不少一线教师认为,紧扣时代主题、抓住时事热点、回应社会关切,才能“一击即中”打动学生。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分析、阐释和解读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增强思政课的解释力。”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杰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创新“问题链式教学”。授课过程中,他深挖和设计问题,环环相扣,层层剖析,将道理讲清讲透。学生评教环节,张杰教授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获得了学生们纷纷点赞,得分为94.65(数据来自宁夏医科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听课学生表示张教授的课注重启发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活跃;治学严谨,循循善诱,平易近人,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案例丰富鲜活;备课扎实,讲课认真且富有吸引力,答疑解惑细致入微。

记者调研发现,“大思政课”的发展趋向下,教学空间不断扩大、多师资重新组合,对教学结构的处理、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刻考验着教师的授课能力。

对此,宁夏各高校纷纷拿出了实质性举措。宁夏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继续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建设,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推动各高校思政课建设整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让思政课进一步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菲 王溦/文)

原文链接:http://app.nxnews.net/ningxia/cfwz/yw/202205/t20220512_755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