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校团委】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寻访红色足迹,研学井冈山精神,推动形成生动实践,5月6日至8日,我校团学骨干井冈山精神研学团赴井冈山开展研学活动。
5月7日清晨,研学团来到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在这栋朴素的黄土黑瓦建筑里,马灯、笔墨和桌凳依旧摆放,仿佛正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位时代伟人对于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求索,也正是在这里,中国革命有了自己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从这里燃遍大江南北。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更是工农红军创造以少胜多伟大战役的地方。研学团在黄洋界重走了当年朱德同志走过的挑粮小道,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苦历程。
在重走挑粮小道的过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挑粮小道的宁静。震耳欲聋的雷声,倾泻而下的大雨,阴翳暗淡的密林,革命战争年代的风雷仿佛重现眼前,让人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遥想当年,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无数革命先辈,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定前行,不断粉碎着敌人的阴谋与会剿,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当天下午,研学团来到小井红四军医院。这是中国红军的第一所正规医院,可容纳二百多名伤病员。当年,淡盐水便是最为宝贵的消毒药水;没有麻药,刀尖和镊子在皮肉与骨头上游走,疼痛让人几乎昏死;缺乏药品,在中西医结合下不断突破生理极限,拯救着英雄的生命。然而,1929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从小路迂回到此处,逼问红军伤病员军情,伤病员宁死不屈,最终一百三十多名伤病员被枪杀于附近稻田中。他们为着比生命更为重要的共产主义信仰,选择长眠于此,却未能留下姓名。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建党百年,风云巨变,今日之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研学团将在寻访红色足迹中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学党史、知党恩、强信念、跟党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李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