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小石榴”宣讲团走进各学院班级团支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奋进”主题系列宣讲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23    浏览次数: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守正书院】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11日至9月19日,守正“小石榴”宣讲团走进书院各学院班级团支部,开展了六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奋进”主题系列宣讲活动。六位主讲人围绕同一核心主题,从多元视角为同学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宣讲内容。主题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励广大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在怀远一教211教室,主讲人徐宁梓以《探寻文化历史脉络,彰显多元一体格局》为主题,通过精美的PPT展示,带领同学们穿越历史长河,探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从考古发现到文献记载,从地域文化到民族融合,徐宁梓用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述,展现了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联系,并且通过互动环节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团结的历史根基。

在212教室,王小娟主讲的《民族团结:共筑和谐家园》聚焦现实意义。她结合当下社会实际,通过图片、视频和典型案例,阐述了民族团结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从脱贫攻坚到抗击疫情,从社区建设到校园交往,王小娟用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述了各民族守望相助、同心协力的动人故事,强化同学们共建和谐家园的责任担当。

在213教室,裴俊杰别出心裁地以《古典诗词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题,从文学角度切入民族团结主题。他精选自《诗经》至唐诗宋词中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典作品,解读诗词背后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画面。裴俊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解读视角,让同学们在品味古典诗词之美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积淀。

在212教室,宣讲员李小梅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从秦汉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强调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指出共同性与多样性长期并存的基本特征。宣讲在《爱我中华》的激昂歌声中结束,通过情感共鸣深化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悟与认同。

宣讲员仇甜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出发,系统阐释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深入解读了我国以民族平等、团结、区域自治和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体系,并通过张桂梅等先进事迹展现了民族团结的实践力量。最后,她呼吁大学生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差异、增强共识,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弘扬者和践行者。

宣讲员毕少男,以“传承红色基因,扬帆再启新航”为主题,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宣讲聚焦党的二十大部署,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呼吁广大青年继承红色血脉,增强集体认同,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守正“小石榴”宣讲团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用心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积极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王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