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前沿交叉学院】9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夏大学承办,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协办的“宁夏非遗数字能力提升班”在我校中卫校区前沿交叉学院正式开班,开班仪式由宁夏大学前沿交叉学院执行院长王磊主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满玉、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文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刘玉华、中卫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队长刘晓燕出席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意发展水平。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县(区)的40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业者及工坊骨干参加本次培训。培训自8月31日开始,将持续至9月29日,为期一个月。培训班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硕博研究生导师、闽江学者郑长铃,中央民族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国内非遗专家、区内北方民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的学者及腾讯云宁夏区域总监、宁夏腾新科技总经理等企业代表现场授课。培训紧紧围绕“数字技术与非遗融合”这一主题,设置五大教学模块,包括非遗数字保护理论、数字技术基础、非遗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新媒体运营实践、实战演练等,通过“理论+实操+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员的数字素养与创作能力。课程涵盖数字化工具应用、短视频创作、非遗IP打造、文旅内容策划等前沿内容,并组织学员赴西吉红军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与文化体验。

学员们可通过系统学习传统技艺、创新设计相关知识,深入探讨交流非遗品牌打造与营销策略、非遗应用新媒体传播技巧、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等先进经验,设计制作非遗创意和研发新产品,有效提升学员创新能力。不仅帮助学员们拓眼界、增学养、强基础,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文化自信,还将进一步提升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水平,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宁夏非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编辑:王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