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月”专题教育师生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1-10-14    浏览次数: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姚硕/文 龚旭峰/图】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我校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10月13日,我校召开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月”专题教育师生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震出席座谈会,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罗进德主持会议。

周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他指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把住民族团结工作的方向;要增强和提升工作能力,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找准民族团结工作的重点;要立足区情、掌握校情,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发展规律,聚焦民族团结工作的目标;要付出真情献出真心,努力掌握民族工作的方法措施,丰富民族团结工作的内容。

他希望师生行动起来,一起做交流、培养、融合感情的工作,努力创造我校各民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增强我校各民族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会上,7位青年师生代表分别从风土人情、在校学习、工作生活等不同视角,结合生动鲜活的事例进行了交流发言。

研究生代表、化学化工学院张旭以自己家乡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流传的满族党支部书记彭奎宝的故事,展现了不同民族间的温情。他表示,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定会幸福美满,更加团结友爱,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中国。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学生代表努冉娜谈到自己虽成长在一个多民族地区,但不同民族间互帮互助、情谊深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五十六个民族语言上会有一定差异,但绝对不会因为语言而有所隔阂,只要民族团结一致,中国那么大,哪里都是家。”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代表贡桑百玛讲述了自己求学路上不同民族师生间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以及当地居民对少数民族学生关怀照顾的感人故事。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代表黑学虎结合自身服役期间的经历,谈了对民族团结的所思所想,他号召大家团结进取、弘扬正气、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2021级预科生代表杨烨以自治区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和疫情期间各族人民团结抗疫为例,畅谈感想。他表示,作为一个宁夏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宁夏大地上常开长盛,让美丽新宁夏建设行稳致远、再创辉煌。

化学化工学院专职辅导员代表吕乐表示,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引导学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作为一名服务在学生工作一线多年的辅导员,在立德树人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我坚持的工作思路,”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辅导员代表丁颖在发言中提到,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拧好思想“总开关”,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活动,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负责人;各学院负责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新疆内派老师,各族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