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党委宣传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21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宁夏大学广大师生第一时间收看了全国“两会”开幕直播,持续关注“两会”进程,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畅谈“两会”感想。
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震表示,2021年“两会”关于教育话题,从政府报告到代表提案,都是直面当下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构架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是目前高等教育正在探索推进的重点。宁夏大学在加大思政课、课程思政建设同时,也在研究制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和体育育人、美育育人的实施方案,业已出台劳动育人实施方案。同时,宁夏大学主动适应高等教育转段发展需求,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引领学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创新,推动学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为学校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不只是“梦”。教育强国梦想一定能实现,也必定会实现。
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金龙说:“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讲话后,深刻认识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息息相关,只有围绕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统筹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各项举措,通过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破区域间教育资源的供给不平衡壁垒,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下沉和共享,进一步提升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水平,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代表、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教授毛凤玲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这一特殊时点召开的“两会”,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既充分肯定成绩鼓舞人心,又审时度势擘画长远、统揽全局系统部署。新百年,新征程,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结合实际、主动对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和2035远景目标,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指导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各项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宁夏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戴新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下午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千年跨越历史性实现之时,“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法学教育工作者,深感鼓舞,心情振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学深悟透笃行总书记寄予的“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殷切期盼,加强法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积极投身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去。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冯蛟说:“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在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准确把握我国‘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宏观形势,深刻认识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对谋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关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法感同身受。当下,以技术变革为支撑的数字经济社会全面到来,新文科、新工科、新商科建设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我们必须秉承‘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新的评价模式为保障,积极探索‘教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文琦表示,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总书记一直关心教育均等化问题。当前我国已经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实现教育均等化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西部脱贫地区来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解决好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实现知识传播、文明乡风塑造,更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不辜负党和人民寄予的厚望。
宁夏大学驻固原市冯洼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黄旭兴认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下一步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扶贫干部,我要继续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脱贫攻坚中所看的、所做的、所想的讲给广大青年学生,讲述扶贫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攻坚克难的勇气,被扶贫者与贫穷抗争中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使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这些鲜活的案例,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脱贫攻坚精神”这堂“大思政课”,引导大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杨欣认为,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坐标点上,今年的“两会”召开更凸显其特殊的时代意义。公平与质量是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主题,近年来国家在教育公平和有质量的发展上持续发力,彰显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国家力量。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强调:“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总理的这段话饱含深情,直抵人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思政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应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握时代命题,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在迎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计算机专业大类本科生康伟奇认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过去的几年中,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重要成就,惠及广大青年学子。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我国教育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我通过关注今年“两会”发现有许多关于在线教育、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提案,由此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心和重视。空想不能强国,实干才能兴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进一步学习贯彻好“两会”精神,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冯禹君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