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这对伉俪大半辈子在宁夏度过,他们用一生写下大大的两个字——老师

发布日期:2018-10-18    浏览次数:

人的一辈子可以有很多梦想,但如若能踏实做好一件事,善始善终,则显得更为难能可贵。今年82岁的宁夏大学教授刘世俊就是这样的人,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宁夏的教育事业以及对汉语史的钻研。

和爱人共同选择来到宁夏

9月26日下午,在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文荟楼10楼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捐书仪式。活动现场,82岁的刘世俊先生向人文学院捐赠了自己收藏的196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学名著《全唐诗》,按他自己的话说,“这算是自己对学院的微薄回报。”

从1958年8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大学前身)任教开始,刘世俊的大半辈子都是在宁大校园里度过的。令人羡慕的是,在他身边,一直有爱人郭雪六的陪伴。“我俩同一年出生,都在195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又同在54级乙班,入学后还成了同桌。”说起爱人,头发花白的刘世俊笑得很开心,“大学时我们已经确定恋爱关系了,所以毕业时我们就商量一起去即将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又特别巧,我们被分配到了同一所学校(宁夏师范学院),我教汉语史,她教外国文学。”

如今,刘世俊的言语轻松,但那时他们所面对的,却是一个需要开垦的“荒地”。

刘世俊和爱人郭雪六近照

师生自己盖宿舍建学校

1958年8月24日,与刘郭二人一同赶赴宁夏工作的六七十名同学,一路欢歌笑语从北京坐火车晃悠了三天两夜后,终于抵达了银川。虽然心中对大西北的艰苦环境也做了一些准备,但一下火车,大家还是呆住了——这哪里是火车站,脚下只有硌脚的沙石,一眼望去满是荒凉。

更让刘世俊等人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来到“宁夏师范学院”时,却找不到学校的影子。“那时学校的位置在(中山)公园的东北角,北面是古城墙,东面是个湖,我们转了一圈也没看到学校,一问当时的领导,领导指着那片空地说——就在这儿!”刘世俊笑着说,虽然意外,但大家都年轻,说干就干。于是,一个个“白面书生”立刻换了行头,和同学们一起在工人的指导下盖房建校。和泥、打夯、砌砖、垒坯、上墙泥……大家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亲手盖起20多间住宿用房。

刘世俊回忆说,当时,学校已招入中文、数理、历史三个系的学生共145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职员工也有60余人,很多人还是只能暂借位于西马营(今中山公园)的银川师范的部分房屋工作、居住,学生们就在学院宿舍打通铺。“我们刚毕业的学生就三四个人挤在一间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每天都会聊到很晚,很热闹的。”

刘世俊和爱人郭雪六的结婚照

最怀念的还是三尺讲台

1959年7月,在亲手盖的宿舍房里,刘世俊和郭雪六结婚了。一个天津人,一个福建人,就这样在宁夏安了家。“学校是1960年8月10日搬到新市区(现西夏区)新校址(现宁夏大学本部)的,不过到了那里,我们还是‘劳动最光荣’。”刘世俊笑着回忆说,记得当时在办公楼前,有一个巨大的沙堆,大概有两层楼那么高,大家硬是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一篓一篓地把沙堆给移开了。

“我教了42年的书,她教了39年的书,大半辈子都在学校度过了。”虽然已退休16年,但直到今天,刘世俊最为怀念的,还是那三尺讲台。

从为本科学生主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研究史略》等课程,到后来开始培养《汉语史》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刘世俊在为学生们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深入学术研究。他的《评清代小学家的字词观》曾获自治区社科评奖论文一等奖;《语言美讲话》一书曾获自治区社科评奖专著二等奖。在任系主任时,他锐意改革,并和相关同志齐心协力先后新设新闻、文秘等专业。1989年5月,刘世俊任副校长,他坚定地将“培养人才”放在了工作第一位。

刘世俊和爱人郭雪六在当年办公楼前沙堆上的合影

退休十几年仍牵挂教育事业

宁大的蔡永贵教授曾撰文回忆——“1999年,为了给年轻教师挤出时间和精力,刘世俊教授无偿地代为指导专业范围之内的研究生,几乎每个研究生发表的每篇文章都是刘教授一字一句改出来的……”

刘世俊和郭雪六的故事,讲也讲不完。“郭老师曾患癌症,做过十几次手术,但每次手术后,她都很快重新回到讲台上给我们上课。”有一位叫“骑兵汉斯”的网友在他的博客中记录说自己曾是郭老师的学生,在他的印象中,当时的手术导致郭老师声音嘶哑,但她还是竭力完成授课;后来又因患血栓,导致右手发抖无法写字,可郭老师硬是歪歪斜斜地练习硬笔书法,不久,又能写板书了……

就在十年前,刘世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人在50年里可以去做很多件事,而我们只做了一件,就是在宁大教书。”如今退休十几年了,他和爱人仍舍不得心爱的教育事业,只要有需要,他们便携手同行,倾囊相授。

宁大建校60周年校庆上,刘世俊深情讲述了1958年建校初期的艰辛

人物简介

男,汉族,1936年8月生,天津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分配至宁夏大学任教。曾任宁夏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主要从事汉语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讲授《古代汉语》《汉语研究史略》《训诂学》等课程。出版专著四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记者: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