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井冈情 践行中国梦 我校大学生开展“井冈情·中国梦”暑期专项实践行动

发布日期:2015-09-08    浏览次数:

八月的盛夏骄阳似火,八月的少年意气风发。8月22日,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共同主办的“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第九期培训班在江西省井冈山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幕。来自宁夏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全国26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本期培训。此次活动由校团委副书记肖功国带队,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19名学生,在红色圣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学习实践和课题调研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井冈山革命历史教育为依托,创新红色育人机制,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利用井冈山丰富而独特的教育资源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感悟红色经典,重温历史记忆,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为党的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做一个体验者:追寻革命足迹,用信仰点亮未来人生

在开展研究的同时,每一个实践团员都会先把自己当做一名体验者,去参与井冈山基地针对青少年专门设计的体验式教学项目,获得了丰富的认知、情感和课程体验。他们参加以“互动课堂”形式组织的教学,学习党史故事:井冈山早期领导人王佐嫡孙王生茂、老红军曾志长孙石金龙、老红军江志华孙女江满华分别用自己耳濡目染的事例,生动地讲述了革命先辈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他们参加以“情景模式”形式组织的教学,重回历史时刻:体验“重走朱毛挑粮小道”、“红军的一天”、“三湾改编”、“会师井冈”等现场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一系列特色课程,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他们参加以“现场讲解”形式组织的教学,寻访先辈足迹:相继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八角楼、黄洋界哨口、大井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革命遗址,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更深刻地体验先辈的革命历程。

让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情景模拟教学•红军的一天”,在这天,全体实践团成员都穿上了红军装,举行出征仪式,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深入井冈山农村,调研红军烈士家庭情况,并在当地老乡家里学做红军餐,感受到八十年前红军的艰苦生活,对井冈山革命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蒙蒙细雨中,坑坑洼洼的石子小路又高又陡,同学们不畏艰险一路向前走,实践团员金雨濛说道:“从一个体验者的角度来说,山路细细窄窄、泥泞湿滑,我们走一段已经很困难了,当天的情景模拟下来真是浑身酸痛,确实可以感受到当年红军的艰苦。”

做一个研究者:开展课题研究,用专业优化课程设计

在体验之后每一名实践团员都会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作为一名研究者,去探究每一个体验式教学的细节,挖掘出背后运作的理念和实际运作的流程,开展了“井冈山红色歌谣对当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影响”的实践调研。

实践团成员们相信:只有理念才能凝聚人,只有情感才能打动人,而歌曲是理念和情感的有效载体;好的红色歌谣能够有效调动情感、升华认知,有助于思想教育的效果。基于200余份问卷的数据分析,形成了《井冈山红色歌谣对当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影响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在为团中央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优化培训流程、改善话术设计、提升培训效果方面提供参考。

每日围坐一起进行课题研讨会,用心体验课题调研的每个环节,是实践团成员每天最享受的“美好时光”。大家在彼此激荡中寻找理念建构中的不足之处,碰撞出对红色歌谣的深刻反思。实践团成员陈冠宇表示:“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实践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对一个课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和反思,特别喜欢大家为了同一个问题,一起工作到深夜的融洽、智慧和欢乐的氛围。”

做一个同行者:兄弟院校相聚,用激情砥砺青春梦想

实践团成员不仅是一个体验者和研究者,他们还是一个同行者,他们将与兄弟院校共同交流研究成果,用激情来砥砺自己的青春梦想。在井冈山期间,我校实践团还与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等高校的实践团成员进行了实践课题交流,双方课题开展中的焦点问题、有效对策,以及就优秀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学生工作的特色开展等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责任编辑: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