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关注农科人才培养 连续资助八名学子终圆梦想 田舍先生捐资助学仪式在农学院举行

发布日期:2013-12-04    浏览次数: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农学院 马寒】12月3日下午,农学院三楼会议室里暖意融融,田舍先生捐资助学仪式在此举行。农学院党政领导、研究生导师代表、受资助学生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党委副书记罗进德主持。

座谈会开始前,副校长张成会见了田舍先生。他对田先生捐资助学的精神表示赞赏,对田先生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讲到田老先生资助学生与其他资助者不同,不但在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还能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他向田老介绍了宁夏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希望受资助的同学努力学习,既为学校争光添彩,也不辜负田老先生的期望。

在会上,受资助的学生介绍了各自的基本情况和最近的学习科研状况,表达了对田先生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田爷爷的期盼,认真钻研农业科学知识,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青春献给农业。同时,真诚地祝福田爷爷身体健康。

随后,捐助人田舍先生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赏,并对学院精心遴选出受助优秀学生的工作表示感谢。田先生表示,最近国家提出了中国梦,虽然我国现在的GDP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在农业方面距离现代化还有一段距离,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支撑就不会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他举例说,航母很先进,但是航母上不产粮食,而航母上的人员都离不开粮食。同样,农业现代化也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我个人没有什么学历,但我能取得今天这些成就,靠的是“拼命”两个字——拼命去工作,拼命去学习。我希望受助的学生中能出几个专家学者,就算成就不比袁隆平院士,只要能对宁夏地区、国家、社会和人民有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今天我看到几位受助学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我很开心。多年来,田舍先生始终关注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坚持为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励志成才的研究生捐资助学。

徐兆桢老师也对田先生的善举表示钦佩,他说,田先生对学生并不是简单的给予经济上的资助,他还全面关心受资助学生的健康成长。他还说,经营炸鸡店本来就很少的利润,而田先生在微博的利润上还要抠出钱来资助优秀学子,而自己却住着90多平的房子,至今没有自己的车。他曾任银川市个体私营协会副会长期间,朋友邀请他出去玩,他甚至不舍得一百元的开销。这种对自己严格,对学子慷慨的精神值得更多人去学习。

受资助研究生的导师也纷纷表示,田先生的善举让他们很感动,也倍感压力和责任,一定要对得起田先生的资助,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贡献。

何凤军书记代表学院发言。他说田先生作为个体商业老板,用微薄的利润捐资助学,迄今为止资助八名学生,对这么多年来的善举表示感谢。老先生经营炸鸡店,一边同病魔作斗争,一边做善举,并且还挤时间著书立说,老先生以远大的情怀和抱负,践行着中国梦。我们青年人学子更应该以老先生为榜样,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贡献聪明和才智。最后,他希望受助的同学一定要牢记田老前辈的叮嘱,为宁夏农业发展做贡献,不辜负田老先生的殷切期盼!

罗进德用“温馨、责任、感恩、实干”这八个字为本次座谈会做总结,他希望希望受资助的同学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早日成才,不辜负田老先生的殷切希望和期盼,并祝愿田老先生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最后,何凤军代表农学院为田先生赠送图书,受资助的学生向田舍先生赠送了鲜花,表达感激之情。

新闻链接:

田舍先生简介:男,回族,中共党员,江苏扬州人,原宁夏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导。田老先生1948年在中学参加地下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从事部队文艺演出工作,1958年从北京铁道部文工团转业到宁夏文工团从事部队文艺演出工作。在宁夏文工团期间曾编著话剧“西夏昊王杨廷瓌”。1985年离休后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西北五省区中国文艺专家。1993年后开始从事个体经营——银川田氏炸鸡店。此间任银川市个体私营协会副会长党总支委员。田先生还写了长篇小说《庶民春秋》、中篇小说《滚滚东流水》等。多年来田先生时刻关注宁夏高等教育的发展,曾对宁夏农学院(原宁夏农学院食品工程系)设备的更新给予了支持,近五年来他十分重视农业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从2008年至今,先后对宁夏大学农学院杨飞、丁凯、金凤霞、李会文、常春燕、蔡启明、何玲、王丽等八名同学进行了资助,研究生每人每年资助10800元。今年,根据实际情况资助3人,每人每年资助8000元。多年来,田先生资助金额累计达十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