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黑水城历史文化研讨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7-08-14    浏览次数: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西夏学研究院】8月12日至8月15日,由我校西夏学研究院、内蒙古阿拉善盟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第五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黑水城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召开。

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70多家单位15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其中既有史金波、陈育宁、牛达生、汤晓芳等老一代专家,又有杜建录、孙伯君、彭向前、段玉泉、杨浣、佟建荣、潘洁、于光建等中青年专家和一大批博士和博士后,显示出西夏学的勃勃生机。敦煌学文献学专家孙继民、宋史专家李华瑞、辽金史专家程妮娜也出席会议。在大会报告和小组交流中,与会专家学者就西夏文献文物、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洞窟造像、绘画艺术、交通地理、民族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

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国际西夏学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150余篇,超过200万字,为历届论坛中最多的一次。论文研究领域广泛,除了佛教文献、语言文字外,社会文书、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出土文物、洞窟造像、绘画艺术、交通地理、民族关系都受到专家的关注。论文报告和实地探研相结合,专家学者通过对西夏文献出土地黑水古城的实地考察印证西夏历史研究。黑水古城是西夏黑水镇燕军司所在地,上世纪初这里出土的大批文献催生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西夏学,此次学术论坛选在黑水城所在地阿拉善盟召开,既是一次学术会议,也是一次寻根之旅。

论坛还推出了《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释录》(14册)《西夏文献研究丛刊》(8种)、《西夏学文库》(6种)等一批成果,由我校西夏学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编纂的《西夏学文库》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计划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成果,分为著作卷、论集卷和译文卷三部分,计划出版100种,集中展示百年西夏学研究成果。